老人福利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你的首句呢?

在台灣並不用「老年福利」這個詞,大陸才有用」。同時,我們用「老人福利」,而非「老人社會福利」。
原文照引不能用的太多,不然仍是抄襲行為的一種。一段內的文字也不能與他人重覆太多。
文章的順序要改一下,最重要的要先說,比如說,「美國老年社會福利」絕對不會要放在第一段。
你寫完了,你可以說得出老人福利是什麼,包涵那些?還是仍然覺得很空洞?

台灣的老人福利

  • 近二十幾年來,我國在台灣地區的老年人口不斷的增加,然而社會的變遷以及結構的改變,特別是工業化和都市化的衝擊下使得老年問題更顯突出,也使政府和民間團體開始注重老年福利的重要性。社會福利制度的成立多多少少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而產生的,社會福利的目標在於提高全民的生活水準,補助貧苦受難者,然而這些補助也包括了經濟方面、社會面、醫療面 …等,尤其當社會裡的經濟制度或家庭失去補助其功能時,這時社會福利就必須代替,社會福利必須與其他科學有相當密切和重疊的關係。(徐麗君、蔡文輝,民74,P.139、141)
  • 1.廣義的老人福利:社會資源的在分配、人力資源的再運用和退休生活的再適應。(徐立忠,民89,P15)
  • 2.狹義的老人福利:指老人福利之施政與服務而言(徐立忠,民89,P15)
  • 3.最狹義的老人福利:單指老人社會扶助而言(徐立忠,民89,P15)

美國老人社會福利

例如在美國12項福利福利裡社會安全保險法案對其老年人影響最大,主要目的是彌補個人因退休而減少的收入所得,因此對於老年人退休之後的生活影響頗大,相對的對於政府的負擔也增加,此法案在1935年由美國國會通過,主要是針對1930年代美國經濟大恐慌而來的,在此之前,美國福利工作大多是由民間私人機構負責推行,社會安全制度的健全與否,直接影響到退休老人的生計,從整個社會角度來看,老年人仍為社會問題得一環,有很多是需要社會大眾支持的,但是在態度和價值上的改變最為重要。無形的支持會比社會福利更來的有意義和效果。 (徐麗君、蔡文輝,民74,P.146、154)

日本老仁福利

像是日本在福利方面做的很不錯,而我國的學者常拿日本當作為借鏡,根據學者的分析日本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數的比例一天比一天還多,老人死亡率也是世界最低的,由於人口老化,日本家庭由大家庭轉變為小家庭再加上社會的變遷,使得老年問題日益嚴重,也成為日本社會福利的工作目標,日本政府再1963年配合其他慈善公益機關制定了「老人福紙法」,除了此福祉日本政府也積極的激發老年人的潛在能力,日本老年福利機構的行政系統相當完整。各都、道、府、縣級市政府街有設置福祉事務所的規定。而他下級行政單位亦設置福利協議會,以社會福利法人地位推崇該地區的社會福利,為社會福利的最基層組織。另外,在民間方面,有社會福利銀行,成立再1978年為有意經營社會福利事業者貸款之提供,貸款期長、利息又低,為日本各大都市開發銀行之一部分。以上我們可以知道日本社會裡對於老年人的福利措施相當的完善,雖然日本急速工業化帶動社會變遷但是他們卻沒因此而忽略老人的福利。(徐麗君、蔡文輝,民74,P.152、154)

老人福利範圍

  • 一、 一般老人福利

物質生活:食、衣、住、行方面。精神生活方面:宗教、文化、娛樂、教育…等。醫療保健服務方面:老人健檢、醫療服務以及營養指導。老人保險方面:老年年金、災害等保險。

  • 二、 不幸老人福利

殘障或臥病病人,家庭服務方面,家庭補助、公共救助、家庭寄養、在宅服務、入浴服務…等。*機構式的服務:老人護理之家或是老人療養院收容、日間醫院、殘障老人中心…等* 獨居老人:家庭服務面:在宅服務、家庭寄養、老人電話及供食服務…等。機構是服務:老人安養、日間托老、老人文康中心服務…等。精神生活方面:宗教、文化、娛樂…等。老人保險方面:老年年金、災害等保險 (江亮演,民93,P.350、351)

我國老人福利之概況

就我國老人的歷史發展來說,從唐堯時代開始就有老人福利的思想與措施,而且也是個敬老尊賢的國家,周朝之後針對貧困老人為重心,同時敬老禮俗及養老制度,從不幸老人擴展到一般老人物質及精神生活福利,並對盡孝道的子女給予各種表揚。(江亮演,民93,P351) 政策方面:民國9年,地方自治開始實行規定:「………地方之人……老年之人………享受地方供養之權利。」民國13年,建國大綱:「……經營地方人民之事業,有育幼、養老……等種種公共之需。」民國34年四大社會政策綱領,民國54年民生主義現階段社會政策之社會保險、救助,民國58年現階段社會建設綱領的擴大社會保險範圍,民國59年中央10屆二次全會通過「加強國民就業輔導工作綱領」的老人等有關年金,以及82年老年年金制度等,都是我國老人福利的重要政策。(江亮演,民93,P351)

老人福利之缺點

  • 1. 強調我國敬老的美德,及親屬應盡扶養老人的義務而忽略社會變遷因素,尤其家庭結構改變現實,使少數老人該受照顧卻因法律規定之不符而無法獲得照顧
  • 2. 年齡下限界定70歲,可以減輕國家財政及生產人口的負擔,但我國平均壽命不高真正享受老人福利的人並不多,我國65歲才強迫退休但達70歲還有5年的時間,所以對有些老人而言並不是好的享受。
  • 3. 收容機構方面分為扶養和療養兩種二這兩種是屬不同機構,但是如果這兩個機構可以結合,變可以方便老人在醫療方面的需求。
  • 4. 應該鼓勵人民主動關心老人福利,不但可以減輕正財力負擔和人力負擔,還可以增進促進老人福利的誘因。(江亮演,民93,P351)

老人教育

對65歲以上的老人所進行有系統規劃及持續的學習活動,目的是在促進老人的知識、態度上的改變,使老人教育水準提高,由於提供老人的教育機會相當多,所以教育過程也須多樣化,一方面老人也可能在準備負起新的任務,如改變家庭中的角色防止生心理機能退化。對於老人教育的方式,是依照課程內容及老人的需求作決定,例如:安排每週固定相同時間到學校上課,在社區內也可設置老人俱樂部,像是烘培課或是槌球課…等,除了可以使老人們活到老學到老,也可以促進溝通及建立關係,讓他們再心靈上有個寄託。我國現階段老人教育具有下列多重功能

  • 1.具有增進適應變遷的功能:協助老人了解及適應社會環境,讓老人可以成功的適應其生活所需扮演的角色
  • 2.具有充實生活情趣的功能:安排一些能充實自我的活動,培養自己的喜好,增加生活中的樂趣
  • 3.具有自我成長及實現的功能:使老人可以認識、接受自己,追求進步與成長,能達到自我實現的理想
  • 4.具有促進社會參與的功能:老人參與活動的過程種可以與人切磋、學習增進近人際關係,結交新朋友
  • 5.增加再就業知能的功能:對於願意再參加事業的老人,幫助他們透過在學習,重新投入社會,創造第二生涯
  • 6.增加參與志願服務知能的功能:將老人參與老人教育得經驗貢獻給社會,是國家社會的重要資源
  • 7.具有休閒活動的功能:將老人在學習上的壓力與焦慮減低,使老人可以放鬆的學習,培養其興趣,使老人活到老學到老
  • 8.具有提高老年人在家庭及社會中的地位:由於老人不對的學習新知,增強溝通能力,地位相對的也會提高。

(教育部社會教育司,民80,P309、310)

善終服務

善終服務是對於臨終病人以及其家屬的需要而發展服務,緣由是因機構常迴避賓死者知的權利,連帶也忽略家庭關係,所以必須整合醫療團隊對患家提供支持以及親密關係(koff1980),然而社工員常是此團隊的靈魂人物,善終服務的觀念是一個照護系統,他的重點不是治癒疾病而是讓瀕死病人可以不要痛苦的離開,此時家庭的支持系統也是很重要的,善終服務背後的理念是尊嚴死,或者是對病人的關注,而社工員對家庭的輔導也是很重要的,不但可以提供獨特所需的服務,也不會降低志工的服務品質。(李開敏譯,民95,P643)

參考文獻

  • 1.老人福利服務。李開敏、王玠、王增勇、萬育維等 譯。心理出版社。民95
  • 2.老人教育。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編。師大書苑有限公司。民80
  • 3.老年社會學。徐麗君、蔡文輝 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民74
  • 4.老人問題與對策。徐立忠 著。桂冠圖書有現在公司。民78
  • 5.社會工作概論。李增祿 主編。巨流圖書有限公司。民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