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化"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自我與社會化")
("預期社會化與再社會化")
行 47: 行 47:
  
 
=="預期社會化與再社會化"==
 
=="預期社會化與再社會化"==
 +
'''前言''':社會化的自我發展是畢生的轉變過程,並持續發展至面臨死亡的時期。在生命歷程中,社會化有兩種:預期社會化與再社會化。
  
 
=="社會化的機構"==
 
=="社會化的機構"==

於 2006年11月29日 (三) 18:14 的修訂

"社會化的定義"

定義:個人獲得人格與學習社會團體習慣之終身社會互動過程。

  • 這種學習模塑我們的人格,經由和他人的互動交往,個人可能把他人對自己行為反應和評價,用來模塑個人的自我概念。同時經由持續的學習新事物,個人會調整自己的價值、態度和行為,以求能適應外來不斷變動的社會環境。更重要的是這種學習過程把「個人」和「社會」連結起來,藉由各種社會角色的扮演來達成。

"自我與社會化"

前言:我們並不是生下來就具有這些知識。根據喬治‧赫伯‧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 1964b)的主張,社會學家們認為我們都會為自己命名,那就是:自我。 自我是一個與其他人明確區別的定義。它並不是一個靜態的現象,它在我們的生活中持續地變化及發展。

社會學對於自我的研究方法

  • 庫利『鏡中自我』-透過與其他人的接觸來了解自己,而自我也是我們與其他人社會互動下的產物。簡稱「鏡我」。

庫利認為「鏡中自我」由三個部份組成:

一.我們想像別人眼中的自己(我認為他人正在注意我的穿著)

二.我們想像別人對我們的看法(我相信他人覺得我的衣服好看)

三.我們如何反應別人的看法(我應該穿這套衣服去赴約)

由此可知,我們並非一個靜態的事物,而是一個過程。自我幫助我們如何決定行動,而非僅是回應外在刺激;同時,自我也是社會的產物,從評價自己的行為,以及他人的反應中逐漸形成。

  • 米德『重要他人』-指對個人自我發展具有重要性的人物。
  • 高夫曼『自我表現』-印象管理、擬劇法、保面子。

印象管理:為了表現良好以及滿足某些人,個人會傾向於注重自我的表現。

擬劇法:人們如同劇中演員在演戲一樣。

保面子:一個人在被拒絕之後可能會為了保住面子而有一個解釋的理由。

心理學對於自我的研究方法

  • 佛洛依德認為「我」分成三個概念:

一.『本我』(id):是受本能所左右的我。尋求快樂的來源。

二.『自我』(ego):經由自我才能滿足本我的欲望,因為自我會衡量所處的真實世界,以限制本我的衝動,並調整本我的行為以適應外在環境。

三.『超我』(supergeo):會做有利社會的行為、追求完美的我。

  • 皮亞傑的『發展認知論』中,主張兒童思想過程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

一.『感覺運動期』:這個階段中,兒童靠感覺來發覺事物。

二.『前運思期』:在這階段中,兒童開始運用文字與符號來分別事務與思想。

三.『具體運思期』:在這階段,兒童追求更多邏輯性思考。

四.『形式運思期』:在這階段中,青少年能夠應付複雜的抽象思考,並能用邏輯的態度來處理思想與價值觀。

"預期社會化與再社會化"

前言:社會化的自我發展是畢生的轉變過程,並持續發展至面臨死亡的時期。在生命歷程中,社會化有兩種:預期社會化與再社會化。

"社會化的機構"

"參考資料"

  • 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王振寰、瞿海源主編,2003年9月2版,巨流出版社
  • 社會學,
  • 圖解社會學,吳逸樺著,2004年9月出版,易博士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