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發展實務理論之模式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社區發展的主要理論是以有目標、有方向的計畫改變,認定社區發展的工作人員為計畫改變的推行者,視社區唯一個案主體系。標明社區發展的實務理論模式,對在回答任何情況下,用何種方法,會產生何種改變等問題是很有幫助的。因此李教授認為,在開發中的國家或以開發國家之落後地區,至少可歸納出四種有計畫的實務理論模式。

3 文獻引用沒有正確標示,內容有用自己的話說,但改過之後反而不清楚。參考文獻格式不甚正確

模式一:創新改革模式(innovation-reform model)

創新改革模式是強調社區變遷的一個過程,必須經由一段時間來完成,過程中會有一個「開始」和「結束」。開始時,是由變遷者或社區發展的推動人員,提出新的計畫或理想給社區居民。而結束是指這個計畫或理想,已經整合了社區居民的文化或行為規範。其間會有一些新理想、意見或方法來改善社區居民的經濟環境,必須透過居民和推動者的合作和討論,最後可能被接受(整合)或不被接受(失敗結束),整個過程中一直有兩股力量互相對立:

  • 第一股力量─推動人員的一些新想法、意見、行動,簡稱:改革行動(action of innovator)
  • 第二股力量─社區居民對推動者的新想法、意見、行動,簡稱:居民響應(reaction of resident)。

模式二:改變習俗模式(customary change model)

改變習俗模式強調推動者(社區工作者、案主)和社區居民間的合作。其實務上方法有二:

  • 方法1─集中改變社區居民的環境和物質條件(參不參與居可達成目標)。
  • 方法2─改變社區的風俗習慣(一定要有居民的合作和參與)。

以上兩個方法,有人認為方法二才是社區發展的重點,因為社區風俗習慣的改變會帶動物質環境的改變,其目的在使社區不受限的發展成長,增進居民新的知識和技術,協助他們用更有用的方式去完成社區的任何事務。若居民抗拒改變他們的風俗習慣的話,即使最好的方法也於事無補。所以,積極的去與居民合作,是推動者的最基本要務。

模式三:行為改變模式(behavioral change model)

「行為模式是由社會因素及社區發展所產生的中間產物」(李增祿 2004(民93) P191),社區發展的成敗由社區居民的行為來判斷,行為改變模式偏向心理學派,在此,社區工作者的任務及目標著重於運用學理上的技巧與教育計畫促使居民來改變行為,並要建立社區居民一些新的價值觀、態度,隨之居民的行為也會跟著改變,促進社區的發展。

模式四:過程取向模式(process orientation model)

強調推動者與居民之間的溝通,透過教育與組織的過程中,去改變居民的態度與行為,積極地參予社區建設,「其基本目標是過程目標,而不是任務目標」(李增祿 2004(民93) p191),了解變遷的團體動力,並讓居民參予與利用民主方式發展。其主要目的是改善居民的生活條件。

  • 過程目標:協助民眾培養他們關心、參與社區活動的態度。例如:增進社區居民的參與、增進

居民合作與作決定的能力。

  • 任務目標:解決特定的問題,完成具體的任務,例如:設備改進、提供服務。

參考書目

  • 李增祿 北市 巨流 四版 2004(民93) 社會工作概論
  • 蘇景輝 北市 巨流 一版 1996(民85) 社區工作理論與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