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衛生"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由 4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46 次修訂)
行 1: 行 1:
 +
{{Version|2007/10/14|}}
 +
<!--請注意:請在這行文字底下進行編輯,請不要刪除或變更這行文字以及這行文字以上的部份。-->
  
*'''定義:'''
+
心理衛生一般視為心理健康,則是指對各類心理疾患的研究,以及在個體身心正常的狀態下,應用於人類心理方面的衛生知識,促進心理健康與防治心理疾病之原理與技術的科學,讓個人在生理、心理和社會方面保持合諧的良好狀態,能適應環境的生活能力。
  
'''心理衛生'''是指用於個人心理方面的衛生知識,它可以促進個人的心理健康與預防各種心理疾病的技術科學,目的是在對於促進個人'''心理'''、'''心理'''、及'''社會'''方面保持和諧以及良好的狀態,而可以享有良好的生活。環境的互動作用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個人與環境是一種互動的關係,所以心理衛生可以促進個人的心理健康,增加生活中的[[適應]]。
+
4 首句不要打標號
 +
想一下內容要呈現那些,怎麼呈現,不要沒頭沒尾的蹦出來。
  
  3 基本上沒有太大的改進。你讀讀看你的定義,有什麼明顯可見的問題?
+
  4 感覺你還是沒有多做思考。
  完全沒有文獻引用,參考文獻格式也不甚正確
+
  修爾茲的指標可以獨立出來並擴充,挫折與衝突沒有直接相關,防衛機轉也不那麼相關。
 +
參考文獻格式不甚正確,英文文獻用在那?
  
3
+
==心理衛生的概念與意義==
 +
*'''心理衛生的概念與意義'''是環境不斷的變化,個人生活方式、社會關係、價值關係、知識體系,也是需要不斷的變化;環境在變,個人的心理生活也可能隨著改變,所謂心理生活,簡單來說是個人與環境交互作用下的行為表現,它是個人與環境的一種互動關係,而心理衛生就是為了促進心理健康,增進生活適應,所發展出來的知識。心理健康是心理衛生的目的,心理衛生是心理健康的技術,要深切了解心理衛生的內涵,應進一步釐清心理健康的意義。
 +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對人類的健康定義是:「個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社會三方面的良好狀態。」
 +
*Dubos(1965)他主張:「健康是一種努力,是個人生活在某特殊環境中,擁有或努力獲得的一種身心狀態,能使他本人長期地且有效地因應該環境,也使他本人免除相當程度的不舒適或痛苦。」
 +
*心理健康不單是注意個人,而是個人與周遭環境的互動關係,人在成長中持續在生理、思想與行為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及週遭人、事、物的互動關係能顯現自我接納、自我開放和高度自我肯定,並具有社會接納、社會規範及服務的社會自我實現。
 +
*修爾茲(Schultz,1977)歸納出五項心理健康的人格指標:
 +
**能意圖控制自己的生活:所謂健康的人,能有意的引導自我的行動,並接納自己。
 +
**能認清自我的特質:充分了解自己的優缺點,並悅納自我,讓自己保持本然之面貌。
 +
**能與現實緊密相連:能面對現實,不逃避過去。
 +
**向新目標或新經驗挑戰:發展自我實現,從經驗中成長。
 +
**具有人格的獨特性:肯定自我獨特性,發展自我特色。
 +
*'''心理衛生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在教導與預防心理疾病或行為偏差,並能維持心理健康進而發揮自我潛能;為了達成全民心理衛生的理想,積極的三級預防變成為重要的工作原則:第一級預防:以預防心理疾病的活動為主。第二級預防:以治療心理疾病的活動為主。第三級預防:以協助精神復健為主。(劉若蘭,2007;陳英三,1994)
  
==一、理論模式==
+
==挫折與衝突==
*'''醫療模式'''
+
*挫折的定義含有兩種:一.係指阻礙個體動機性活動的情境。二.指個人動機性行為受到阻礙後,產生的情緒反應。
 +
*挫折的來源是來自個體追求某個目標的動機受到阻礙,而阻礙可能是來自社會環境,個人因素等。
 +
*羅森威(Rosenzweig)根據挫折的原因,把挫折分為下列三類(Rosenzweig,1938):
 +
**缺乏挫折:個人無法得到想擁有的的東西而產生的挫折,所謂缺乏大略可從物質、能力、生理、感情等方面。
 +
**損失挫折:個人失去原以擁有的東西而產生挫折,像是離婚、破產、與好朋友因故而分離。
 +
**阻礙挫折:個人動機性行為遭到阻礙,而無法完成目標的挫折,亦即阻礙介於需求與目標之間,個人希望被滿足的動機受到挫折。
 +
*「挫折容忍力」是指個人受到挫折時免於行為失常的能力,經得起錯折的能力,也是適應環境的能力之一,而挫折容忍力的高低又會受個人的健康狀況,和過去的學習經驗與挫折的內在解釋歷程因素影響。受挫折後的反應有正向和負向的處理方式;積極去面對問題,尋求解決之道,和消極逃避問題,無助解決困難。因而產生克服阻礙、迂迴前進、退而求其次或壓抑等反應。
 +
*衝突的定義是在兩種或多種動機衝突下,只能選擇其一而放棄其他,就會無法在其他目標得到滿足,行成挫折,故衝突也是個人產生挫折的來源之一。
 +
*衝突的情境比較複雜,心理學家為了便於分析起見,常把衝突的情境分為四類:
 +
**雙趨衝突:個體同時位兩個目標所吸引,都希望能完成以滿足需要,但因事實現制,只能選擇之一,而產生「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衝突心境。
 +
**雙避衝突:個體面對兩個具威脅性的目標,都想躲避,但迫於現實,必須接受其一才能避免另一情境,而產生雙避衝突的困擾。
 +
**趨避衝突:個體面對某單一目標,同時產生趨近與逃避的衝突心態。
 +
**雙重或多重趨避衝突:個體面對兩個以上的目標,同時產生趨避衝突的狀態。
 +
'''有效的解決問題'''
 +
*衝突和挫折是一種不平衡的狀態,會帶來挫折、不安的感覺,會使個體設法消除它,以正向有效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因衝突與挫折而引發的問題時,首先要先了解問題是什麼,再找出可能解決的方案,然後評估選擇最適合的方案,來採取行動,在善用回饋。(羅惠筠、陳秀珍,1992)
  
認為人的心理和身體的疾病是相似的。以醫師暨治療者為心理障礙及其疾病的主要專家,他們強調:1.心理失調者有其個人的生理基礎。2.治療者須以精神病理學的明顯本質為基礎。
+
==壓力與健康==
*'''社會文化發展模式'''
+
*壓力與健康的定義是個人面對生活環境中內外在要求中,身心調適的過程,是人與環境不斷互動所產生的一種複雜系統。而不同的個人特質會因受到壓力而產生一些不同疾病;例如:容易焦慮的人,可能是習慣以吃甜食來抑制自己的情緒,但是長期下來,就會導致糖尿病。許多的疾病來自壓力太大,負向的調適和資源不足;良好的健康狀況需要有正向的調適能力和足夠的資源,以對抗任何壓力。
 +
*個人面對生活變動或一些壓力時,體內的自律神經系統、內分泌、免疫統就會產生不同的反應,如果持續暴露在壓力刺激中,個體的防衛反應會經歷三階段,也就是所謂的「一般適應症候群」。
 +
**第一階段是警覺反應期:當個體處於壓力刺激時,會很快的感受到這壓力,並選擇應付或逃避;而身體會發生一些改變,以加速身體的反應與增強力量。警覺階段又按生理上不同反應分為兩個時期:(1)衝擊期:刺激突然出現,個體產生情緒衝擊,隨之體溫與血壓下降,肌肉鬆弛,缺乏適應能力。(2)反衝擊期:假如壓力持續下即出現此第二期反應,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全身生理功能增強,進入應急狀態。
 +
**第二階段是抗拒期:當個體持續的面對壓力並不斷的作調適,會使初期警覺反應的生理變化消失,個體對環境的適應水準開始改變,此時對抗拒外界的力量會較正常的高,但身體應付其他壓力的能力卻降低,像是生病的人較缺乏足夠的精力有效應付挫折、衝突,而長期應付心理壓力時,個體對疾病的抵抗力也會減弱。
 +
**第三階段是衰竭期:當持續面對壓力刺激,為了生活,個體需要使用更極端的的方法來應付,然而每個人的身心能源有一定的限度,如過持續的透支而壓力依然存在,將導致最後的崩潰。
 +
'''因應與壓力'''
 +
所謂因應是指個人察覺到內外要求超過其所可以應付的資源時,嘗試去管理與控制內外要求的過程;壓力的因應可分兩大方面,一為問題解決歷程,個人採取有效、建設性的來解決帶來的傷害、威脅和挑戰壓力。另一為情緒抒解的歷程,是個人紓解和管理自我因壓力帶來的情緒反應。
 +
'''因應與健康'''
 +
許多的疾病是來自壓力太大、負向的調適;良好的健康狀態是需要有正向的調適能力和足夠的資源,來對抗任何壓力。如果一個人面對環境所帶來的壓力、挫折、失敗時,一直以逃避或不合理的批評自己,問題不但沒解決,還會增加困擾影響健康。(吳武典,1987)
  
由亞爾比(Albee,G.W.)提出,主要強調:「滋養」的重要性,不只是找出一人心理衛生的缺陷改正而已。亞氏認為:我們必須清楚地決定,我們是否想要為那些適應不良的行為與心理疾病發展出一套心理學模式。有位叫傑士門(Zusman,Z)也說過:心理疾病是需要由社會上所公認的專家和該病患接觸後,始能決定此人是否有心理上的疾病,也就是說人的心理疾病必須由專家來判定才是正確的。
+
==防衛機轉==
*'''行為模式'''
+
「防衛機轉」,是個人在生活經驗中學習到某些應付挫折與降低焦慮的行為方式,而這些行為方式主要的是在防衛自己免於受到焦慮的痛苦,保護自我價值觀,甚至有時會自我欺騙或扭曲事實,但有時這些反應行為也是正常有用的。防衛機轉可暫時紓解情緒,讓個人處於和緩的狀態,但如果過度的使用防衛機轉,來逃避現實,使問題依舊在,動機也無法滿足,使身心更加痛苦的。防衛機轉會因挫折的性質、個人經驗及人格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我們大約會常用來處理情緒的行為方式有十三種:
 +
*潛抑:潛抑是個人將具威脅性或不為社會所允許的想法、感受等,排除於意識之外的過程。
 +
*壓抑:壓抑是個人有意識的的將一些想法或慾望排除在腦海中之外,但是如果有必要的話,仍能將他們敘述出來,屬於短暫的防衛歷程,當重複碰到同樣的刺激,仍可能會引起相同的反應。
 +
*合理化:合理化作用又稱為「文飾作用」。當個人的動機未能滿足,行為不能符合社會規範或遭遇某種失敗時,為了降低焦慮並維護自尊,而對自己的作為給予一種合理的解釋。又主要要可分為以下幾類:(1)酸葡萄:酸葡萄是對於想要得到的東西,卻因為無法得到而否定其價值的作法。(2)甜檸檬:甜檸檬是強調凡是屬於自己的事物都是美好的,企圖說服自己或別人擁有的已是最佳的選擇。(3)推諉或怨天尤人:推諉或怨天尤人是將自己的失敗或過失,歸咎於外在的環境或人事因素,而推卸自我應承擔的責任,來減輕內疚的一種適應方式。(4)援例:援例即為引用別人的行為或曾經發生過的案例,說明自己的行為是合理的,或為自己的過失辯護以減輕責任或罪惡感。(5)事實需要:事實需要是將自己的行為解釋為確實有具體的需要,不得不如此作,讓別人覺得自己有苦衷,以獲得諒解或保持自尊。
 +
*認同作用:所謂認同是指個人向比自己成功或地位高的人模仿學習,藉以在心理上可分享他人的成功,而滿足內心的某些慾望。
 +
*投射作用:投射作用是指個人將不為自己或社會規範接受的情緒或動機,加諸他人身上的潛意識歷程。
 +
*反向作用:個人在衝突的情境下,可能產生不能為自己意識所接受的動機或情緒,反向作用是指壓抑某一動機或情緒,而以誇張的方式對外表現出相反的行為,藉以解除因衝突帶來的困擾。
 +
*補償作用:指個人受挫折或因某需缺陷而遭失敗時,改變方向從事其他能獲得成功的活動,或強調、發展其他良好特質,以彌補因失敗而喪失的自尊與自信。
 +
*移轉作用:將原先因某些刺激引起的情緒反應,轉移至其他對象身上發洩。
 +
*幻想:個人對生活不如意或而對困難挫折時,不直接去解決問題,反而陷入一種想像的境界,利用幻想使自己脫離現實,得到暫時性的心理滿足,即是所謂的白日夢。
 +
*退化:個人運用一些幼稚不合宜的反應模式去應付事情或滿足自己的需要。
 +
*抵銷:以某些象徵性的行為,來取消或彌補已發生的不愉快或不被社會許可的事情,以免除心理上的不舒服。
 +
*否認:個人拒絕接受在知覺現實中一些不愉快或具威脅的事物。
 +
*昇華作用:個人將內心不爲社會接受的動機或慾念,轉化為積極上進的動力,促使個人轉移心力投注於另一正向目標,努力發揮才幹,獲得成就滿足的過程。
 +
*'''防衛機轉的積極效用'''
 +
防衛機轉可暫時紓解情緒,讓個人處在緩和的狀態,能進一步了解問題。如合理化作用可能刺激個人從不同角度收集資料,尋找問題產生的原因,因此可找到有效的解決途徑;如果過度使用偏激的反應方式,可能會更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如同癌症病人無法接受生病的事實而拒絕治療,將使病情更加惡化,身心更痛苦。
 +
*'''防衛機轉的消極效用'''
 +
防衛機轉在某些嚴重的情況下,會造成個人與外界的接觸,而自我陶醉在幻想世界中,投射自己的情緒加諸於別人,而使人際關係被扭曲,也無法了解自己真實的能力。藉由以上的了解,個人身心要健康、成熟成長,必須學習適當的運用防衛機轉,不過度使用,使自己脫離現實和造成自己或他人身心有損害。積極培養健康的情緒抒解管道,學習溝通技巧和有效的問題解決能力,減輕焦慮,滿足個人需要的最佳方法。
  
認為人類的各種行為,皆在其內及外在環境的需求下,學習而來。
+
==適應的意義==
*'''精神動力模式'''
+
*適應的定義有兩種:一種是指個人幸福的狀態,自我需求被滿足,也完成環境的要求,與他人維持良好的關係,在生活上的適應非常良好,能自由的做自己。另一種適應的定義是指改變的過程,個人因為追求和諧,應付環境的要求,不斷的改變,以積極的促進自我生存、成長的過程。適應也是個人與環境間的互動關係。
 +
*一個適應良好生活的人,是能成熟、坦然面對過去的經驗、不需防衛自己的人,他們信任、接納自我,以獨特的行為來適應情境,並可以和諧的與人相處。
 +
*在適應的過程中,人會因有需求,產生動機、採取行動,來達成目標,如果遇到阻礙就有可能會引起不同的反應,採取不同的防衛機轉,來達成有效的適應環境生活與健康、與他人相處融洽、肯定自我,促成個人與環境良好的適應。
  
由佛洛依德提出,認為一人心理衛生上的難題或疾病,是建立在內在心理衝突上。
+
==參考文獻==
*'''社區精神醫學暨社區心理衛生模式'''
+
*劉若蘭。2007年。《心理衛生概要》。台北: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陳英三。1991年。《心理衛生》。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是一種有關精神醫學與社會科學知識及實務之發展體。此理論建基於一人的心理洞察力和小團體動力、家庭結構及組織力量的瞭解之上;世界由多種理論會合而成的(例如:精神分析論、社會結構理論、學習理論等)。
+
*駱芳美、林淑玲、王以仁。1999年。《心理衛生與適應》。台北:心理出版社。
*'''一般系統模式'''
+
*吳典慶、洪有義。1987。《心理衛生》。出版。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
*Dubos,R.(1965).Mirage of health:Utopias,progress and biological change.New York:Harper.
倡導人魯梭克(Ruesch,J.),主要概念:藉由人互動關係中的社會過程,以強化其社會適應能力。
+
*'''人文主義模式'''
+
 
+
由新近的人文主義運動發展而成的理論。人文主義學派的中心思想,包括自我實現、高峰經驗、情愛、創造、開放、自我超越,以及基本需求的滿足感等,目的是要更健康。由此為中心發展出完型治療、交流分析、結構整合,及感官的知覺等治療方法。
+
==二、心理健康發展的五階段==
+
*常態適應行為
+
*緊張應變行為
+
*神經質的因應行為
+
*精神神經病質的行為
+
*精神病質的行為
+
==三、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
+
*'''身心適應'''
+
相同於同樣的壓力中生活的人,其中會有人變的不健康,而有人還是會維持健康的狀態。他們對於自己的價值觀念、需求的目標與能力都會有很清楚的認知,面對了壓力時,會有能力情感控制的情境。
+
 
+
研究發現,自尊心高,相對的會比較有信心,他們相信自己的能力、所以會有較好得適應能力。低自尊者,相對的也會比較缺乏自信心,所以待人處事方面較不具彈性與嘗試的勇氣與能力。
+
*'''歸因模式'''
+
指個人面對事情發生原因所用以解釋的過程。這個情境中分為內在歸因與外在歸因兩類,前者是有關於自我相關的因素,如自己的能力等級與努力的程度。後者與自我並不相關,屬於環境生活因素,如自己的生存命運與他人在生活中的作法。
+
 
+
過度膨脹的自我概念人格,他們會拒絕為自己的失敗負責,他們會很容易把自己所成功的歸因,是屬於自己的努力與能力;相對的,他們也會將失敗的原因認為是自己的運氣不好或是環境外在的因素所造成的。
+
*'''社會支持'''
+
研究顯示,自尊與社會兩者因素會相互影響彼此的關係,自尊高者他們的主觀認知與社會的支持功能相對會比較豐富,可以協助其應變的能力與壓力。當個人認為自己能有了足夠的社會經驗與得到了社會社會支持時,相對也會增強自尊的能力。
+
 
+
一個人的自尊與自我的勝任感與環境生活的適應歸因模式及社會支持系統因素都有密切的互動關係,而這些互動的關係,也會間接的影響到個人的情緒反應與身心狀況。
+
*'''如何自我改變'''
+
1.讓問題為具體化,而且越具體越好。知道自己所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達到了目標後可能會做的事或所說的話。哪些行為又可以幫助你如何達到目標與計畫。
+
 
+
2.建立所要改變的契約,不斷的告訴自己要改變,以及改變後的好處。安排在環境中提醒自己達到目標,並告訴自己所用心投入的時間,不能放棄,且要拒絕所有外來的誘惑。
+
 
+
3.收集資料且分析自我行為的原因,要詳細的紀錄自己的行為,而且要詳細的知道自己所用心持續的原因。
+
 
+
4.做好執行的計畫,要調整環境的刺激,尋找值得學習的對象,重新安排在環境中不利的事物,轉換時間的安排方式與內容。調整自我的行為,把大目標縮成小目標來執行,慢慢的完成,具體設定目標完成時,所應有的行為標準。
+
 
+
5.自我增強的改變,在過程中需要鼓勵與支持,以利於正常的角度對待自己的進步。
+
 
+
6.持續下去,需要持之以恆的用心與決心,才能達到自我改變的目標。
+
 
+
==四、人際關係==
+
在一段時間裡與某些人經常保持一些社會接觸,可能會存在著一種「依附」或「關聯」的感覺,並且彼此的互動在可預見的未來還會繼續。
+
 
+
'''良好人際關係的重要性'''
+
 
+
1.壽命:有良好人際關係或經常與人有良好互動的人,壽命較喪失人際關係的人長。
+
 
+
2.生理疾病:已婚者和單身者相比,較不會死於各種疾病。且人際關係親密與否,對男性的影響大於女性,對年紀輕者的影響大於年紀大者。
+
 
+
3.心理疾病:未婚者罹患精神疾病的比例高於已婚者。有研究顯示:「男性單身者罹患精神疾病的機率是已婚者的3.13倍;在女性則是1.74倍。」
+
 
+
4.幸福感:在「美國生活品質」的調查研究中,不論男女,已婚者都比未婚者有較高的幸福感,尤其是沒有子女的夫妻。
+
*'''變動期'''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是不斷在改變的,從開始認識接觸,到互動的次數較多,或是所可能發生的衝突,可能導致分離,這些關係不會靜止或固定在狀態中。變化是自然的現象,我們要學習在關係中變化時,多增加互相的了解與溝通,彼此才能共同成長。
+
*'''階段性'''
+
1.'''接觸期'''
+
 
+
雙方互動開始認識的第一階段。在此時'''「第一印象」'''對於現階段影響重大,如果第一印象不好,可能再也沒有互動的機會。有好的印象,而才會有機會表現能力。
+
 
+
2.'''涉入期'''
+
 
+
在此階段,雙方會有較多的時間或機會互相了解彼此,因此,雙方的生活態度或習慣會慢慢的呈現出來。但互動越多,相對彼此不相同的地方也會很多,如果不順利,就會中止交往,不會付出感情,維持的關係就會像普通的朋友。
+
 
+
3.'''親密期'''
+
 
+
雙方經過多次的互動與了解,雙方之間會有一些的承諾,談話的內容,會有較多內在的感覺。但其中可能感覺到束縛,感到壓力時,雙方的關係就會帶回涉入期。
+
 
+
4.'''惡化期'''
+
 
+
並不是所有的關係都會進入惡化期。當人與人之間越親近,可能越想控制會改變對方,而產生衝突,外在環境的變化,也會讓親密關係變直。
+
 
+
5.'''解體期'''
+
 
+
面臨到了解體時,也代表了分離,時空情境的限制,關係就會自然中止。在此期,有人可能會傷心與痛苦或者是一蹶不振,不過也有人會覺得輕鬆或解脫。人際關係的轉變終究是壓力,要有健康的情緒管理,才不會使身心有太多的傷害。
+
 
+
*增進人際溝通能力
+
 
+
'''[[同理心]]:'''
+
 
+
用心傾聽對方與你說什麼,還有你感受到什麼,談話中,試著感受到對方的情緒且了解別人行為的原因,而不是過度的批評與建議。試著站在對方的立場替他們著想,用心傾聽且多觀察對方的舉止行為,溫和表達自己所了解對方的部分,讓對方對你產生信任感。
+
 
+
'''適當的溝通表達:'''
+
 
+
有效的溝通技巧不容易,但只要認真學習,用心溝通,就能維繫好人際關係。要有好的人際,就必須具備傾聽與表達,才能具體的化解衝突。
+
 
+
*培養良好行為特質
+
 
+
1.有正向的自我概念,也比較能表現出自信,自然容易與他人接近,這也是別人喜歡你的第一步。
+
 
+
2.對別人有正向的看法,如常以負面的態度看待別人,因此很難與人建立起人際關係。應以正向的態度尊重別人,但也不要太過相信別人,應運用智慧,做'''客觀性'''的評估。
+
 
+
3.'''真誠'''是影響人際關係重要因素,所以想要有好的人際關係,真心對待別人是基本原則。
+
 
+
4.與樂觀的人相處,都能感到愉快,但每個人難免會遇到困難挫折,若是在生活中培養積極人生態度,不但有利身心健康,也可助於人際關係。
+
 
+
5.重視他人的存在,與人相處時,讓對方覺得尊重與'''[[傾聽]]'''的感受,自然也會增進於自己的人際。
+
 
+
==五、壓力與健康==
+
 
+
*'''生活狀況'''
+
 
+
壓力是個人在生活中面對環境中內外要求,身心適應調適的過程,也是人與環境互動中所產生不斷複雜的動態系統。在環境中刺激的狀況主要來自於生活中的事物,需要個人的精神與力量適應,其中有生活中的事件,主要是造成個人在生活中產生變動的重大事情。生活週期與生活規律是指個人從事固定例行的活動與日常的規律。
+
 
+
*'''內心狀況'''
+
 
+
'''性格'''特徵:
+
 
+
個人特質可能會經由不健康的習慣導致身心疾病的產生。容易產生壓力或是焦慮的人,很難平衡自己的情緒,長期累積下來的結果,可能導致疾病的發生。性格特徵的行為也可能會產生一些異常的疾病,如偏頭痛、氣喘及消化性潰瘍,甚至也有可能會產生心臟病等疾病。
+
 
+
'''心理'''需求:
+
 
+
是指來自個人與環境的互動下,經由學習所產生的結果,如安全與受人尊重的需求。個人的心理需求是了解一個人的性格,而需求的滿足程度也可以增加個人的生活品質。但是如果在環境中的事情無法配合個人有效的適應行為,或是無法完成個人的目標時,則會產生壓力與[[適應]]的困難,自然就會有身心症狀的疾病。
+
 
+
*'''身心調適的過程'''
+
 
+
獨特性格與心理需求的特徵,是當個人在面對生活事件的變動時,在內心主觀上,會評估此變動上要求自己外在改變的程度,而在內在要求上,自己所達到的標準又是如何。評估自己的應付能力,是不是能完成自己在外在要求上,所改變的目標。如果結果是自己的主觀認知能力不夠應付事情的內外要求時,就會有壓力反應的產生。
+
 
+
'''正向'''因應:
+
 
+
當個人面對壓力時,如果自己具有信心的應付能力,並懂得運用環境中的人力資源,則比較能在壓力的環境中,增加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在壓力的環境中,學習成長的經驗。
+
 
+
'''負向'''因應:
+
 
+
當個人面對壓力時,常會覺得自己應付的能力不夠,不知該如何尋找別人的支持幫助,所以容易產生壓力與焦慮的情緒反應,如果長期下來,可能會產生身心疾病及慢性疾病的症狀。
+
 
+
==六、防衛機轉==
+
 
+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果自己的需求不能獲得適當滿足,而且又必須面對許多壓力與煩惱時,人就會不知不覺的用直接的方法,積極的去調適處理問題,也會以適應或是逃避的方式,加以保護自己的心境,這也是讓自己心理安心的第一道防線。所以,心理防衛機轉是一種[[適應]]的過程,也可以稱為適應機轉。
+
 
+
*防衛機轉是自我保護自己的功能,運用這些作用,改變讓自己感覺不愉快的現實。依照現實之間的關係,有五種不同的意義:
+
 
+
1.忘卻現實 (如[[幻想作用]])
+
 
+
2.歪曲作用 (如[[合理化作用]])
+
 
+
3.補償作用 (如[[轉換作用]]與[[昇華作用]])
+
 
+
4.從現實退卻 (如[[壓抑作用]]、[[否定作用]]與[[退化作用]])
+
 
+
5.攻擊現實 (如[[外射作用]])
+
 
+
*心理防衛的功能:
+
 
+
1.減低情緒衝突及減輕失敗或失望的感受
+
 
+
2.從自身內在具有危險的衝動中保衛自己
+
 
+
3.緩和傷感經驗的感受
+
 
+
4.消除個人內在慾望與外在現實之間的衝突
+
 
+
5.一般性地協助個人保持其個人充實感與價值感
+
 
+
==七、心理衛生特殊問題與工作原則==
+
 
+
*心理衛生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在教導大家如何預防及發現自己的心理疾病或行為偏差,並能維持身心的健康,發揮自我的潛能。而對於精神疾病的患者,則可以提供積極有效的治療與復健。實施心理衛生的工作,就必須要有完善的醫療單位及專門機構的合作,建立良好的服務體系,以及所屬的社區資源,以開展整體心理衛生的措施。
+
 
+
*'''初級級預防:'''初級預防主要工作地點在於社區,工作重點在於預防各種精神疾病的產生。教導並評估社區民眾常見的壓力和應變能力,提倡正當而健康的休閒活動,加強民眾心理衛生教育,促使社區民眾對精神有正確的認識和了解,提供心理諮詢管道,如生命線、張老師、各縣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青少年輔導等。
+
 
+
*'''次級級預防:'''次級預防工作地點在醫院精神科病房,工作重點在於使精神病患獲得治療,強調「提早發現、盡快治療」,積極教導病患及其家屬,早期接受治療的重要性,將造成傷害的程度減到最低,縮到病程及住院時間,使精神醫療和照顧更有效地為民眾服務。此外,增加民眾對精神疾病的認識,儘早自我評估並察覺個人或家人再精神方面的異常狀況。
+
 
+
*'''第三級預防:'''三級預防的工作地點包括醫院的日間留院、慢性復健病房、社區復健中心、復旦之家或中途之家等,工作重點在於減少疾病症狀的後遺症,防止預防各項功能的在退化,預防疾病復發或惡化,使精神疾病免於喪失基本生活功能,甚至還要積極開發潛能。(陳文杏等著,民94,p14)
+
 
+
==八、參考文獻==
+
 
+
*《心理衛生》,國立編譯館主編,廖榮利著,台北市;千華出版公司,[民75]
+
 
+
*《心理衛生與適應》,王以仁、林淑玲、駱芳美著,---初版---,台北市;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
+
 
+
*《社會工作概論》,詹宜彰、沈瓊桃校閱;古允文審定,--初版--,台北市:學富文化發行. 2002[民91]
+
 
+
*《心理衛生:現在生活的心理適應》,V.J. Derlega L.H. Janda原著;林彥妤,郭利百加等譯,--初版--,台北市:桂冠,1991[民80]
+
 
+
*《心理衛生概要》,劉若蘭著,--二版--,台北市:偉華,2004[民93]
+
 
+
*《心理衛生》,陳英三著,--初版--,臺北市:五南,1991[民80]
+
 
+
*《心理衛生》,賴倩瑜著,--初版--,臺北市:揚智文化,2000[民89]
+
 
+
*陳如山、洪栩隆、陳文杏著(民94)成人心理衛生,台北縣,空大
+

於 2008年1月17日 (四) 13:54 的最新修訂

此條目尚有其他的版本,請參考「歷史」之2007/10/14版本



心理衛生一般視為心理健康,則是指對各類心理疾患的研究,以及在個體身心正常的狀態下,應用於人類心理方面的衛生知識,促進心理健康與防治心理疾病之原理與技術的科學,讓個人在生理、心理和社會方面保持合諧的良好狀態,能適應環境的生活能力。

4 首句不要打標號
想一下內容要呈現那些,怎麼呈現,不要沒頭沒尾的蹦出來。
4 感覺你還是沒有多做思考。
修爾茲的指標可以獨立出來並擴充,挫折與衝突沒有直接相關,防衛機轉也不那麼相關。
參考文獻格式不甚正確,英文文獻用在那?

心理衛生的概念與意義

  • 心理衛生的概念與意義是環境不斷的變化,個人生活方式、社會關係、價值關係、知識體系,也是需要不斷的變化;環境在變,個人的心理生活也可能隨著改變,所謂心理生活,簡單來說是個人與環境交互作用下的行為表現,它是個人與環境的一種互動關係,而心理衛生就是為了促進心理健康,增進生活適應,所發展出來的知識。心理健康是心理衛生的目的,心理衛生是心理健康的技術,要深切了解心理衛生的內涵,應進一步釐清心理健康的意義。
  •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對人類的健康定義是:「個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社會三方面的良好狀態。」
  • Dubos(1965)他主張:「健康是一種努力,是個人生活在某特殊環境中,擁有或努力獲得的一種身心狀態,能使他本人長期地且有效地因應該環境,也使他本人免除相當程度的不舒適或痛苦。」
  • 心理健康不單是注意個人,而是個人與周遭環境的互動關係,人在成長中持續在生理、思想與行為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及週遭人、事、物的互動關係能顯現自我接納、自我開放和高度自我肯定,並具有社會接納、社會規範及服務的社會自我實現。
  • 修爾茲(Schultz,1977)歸納出五項心理健康的人格指標:
    • 能意圖控制自己的生活:所謂健康的人,能有意的引導自我的行動,並接納自己。
    • 能認清自我的特質:充分了解自己的優缺點,並悅納自我,讓自己保持本然之面貌。
    • 能與現實緊密相連:能面對現實,不逃避過去。
    • 向新目標或新經驗挑戰:發展自我實現,從經驗中成長。
    • 具有人格的獨特性:肯定自我獨特性,發展自我特色。
  • 心理衛生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在教導與預防心理疾病或行為偏差,並能維持心理健康進而發揮自我潛能;為了達成全民心理衛生的理想,積極的三級預防變成為重要的工作原則:第一級預防:以預防心理疾病的活動為主。第二級預防:以治療心理疾病的活動為主。第三級預防:以協助精神復健為主。(劉若蘭,2007;陳英三,1994)

挫折與衝突

  • 挫折的定義含有兩種:一.係指阻礙個體動機性活動的情境。二.指個人動機性行為受到阻礙後,產生的情緒反應。
  • 挫折的來源是來自個體追求某個目標的動機受到阻礙,而阻礙可能是來自社會環境,個人因素等。
  • 羅森威(Rosenzweig)根據挫折的原因,把挫折分為下列三類(Rosenzweig,1938):
    • 缺乏挫折:個人無法得到想擁有的的東西而產生的挫折,所謂缺乏大略可從物質、能力、生理、感情等方面。
    • 損失挫折:個人失去原以擁有的東西而產生挫折,像是離婚、破產、與好朋友因故而分離。
    • 阻礙挫折:個人動機性行為遭到阻礙,而無法完成目標的挫折,亦即阻礙介於需求與目標之間,個人希望被滿足的動機受到挫折。
  • 「挫折容忍力」是指個人受到挫折時免於行為失常的能力,經得起錯折的能力,也是適應環境的能力之一,而挫折容忍力的高低又會受個人的健康狀況,和過去的學習經驗與挫折的內在解釋歷程因素影響。受挫折後的反應有正向和負向的處理方式;積極去面對問題,尋求解決之道,和消極逃避問題,無助解決困難。因而產生克服阻礙、迂迴前進、退而求其次或壓抑等反應。
  • 衝突的定義是在兩種或多種動機衝突下,只能選擇其一而放棄其他,就會無法在其他目標得到滿足,行成挫折,故衝突也是個人產生挫折的來源之一。
  • 衝突的情境比較複雜,心理學家為了便於分析起見,常把衝突的情境分為四類:
    • 雙趨衝突:個體同時位兩個目標所吸引,都希望能完成以滿足需要,但因事實現制,只能選擇之一,而產生「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衝突心境。
    • 雙避衝突:個體面對兩個具威脅性的目標,都想躲避,但迫於現實,必須接受其一才能避免另一情境,而產生雙避衝突的困擾。
    • 趨避衝突:個體面對某單一目標,同時產生趨近與逃避的衝突心態。
    • 雙重或多重趨避衝突:個體面對兩個以上的目標,同時產生趨避衝突的狀態。

有效的解決問題

  • 衝突和挫折是一種不平衡的狀態,會帶來挫折、不安的感覺,會使個體設法消除它,以正向有效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因衝突與挫折而引發的問題時,首先要先了解問題是什麼,再找出可能解決的方案,然後評估選擇最適合的方案,來採取行動,在善用回饋。(羅惠筠、陳秀珍,1992)

壓力與健康

  • 壓力與健康的定義是個人面對生活環境中內外在要求中,身心調適的過程,是人與環境不斷互動所產生的一種複雜系統。而不同的個人特質會因受到壓力而產生一些不同疾病;例如:容易焦慮的人,可能是習慣以吃甜食來抑制自己的情緒,但是長期下來,就會導致糖尿病。許多的疾病來自壓力太大,負向的調適和資源不足;良好的健康狀況需要有正向的調適能力和足夠的資源,以對抗任何壓力。
  • 個人面對生活變動或一些壓力時,體內的自律神經系統、內分泌、免疫統就會產生不同的反應,如果持續暴露在壓力刺激中,個體的防衛反應會經歷三階段,也就是所謂的「一般適應症候群」。
    • 第一階段是警覺反應期:當個體處於壓力刺激時,會很快的感受到這壓力,並選擇應付或逃避;而身體會發生一些改變,以加速身體的反應與增強力量。警覺階段又按生理上不同反應分為兩個時期:(1)衝擊期:刺激突然出現,個體產生情緒衝擊,隨之體溫與血壓下降,肌肉鬆弛,缺乏適應能力。(2)反衝擊期:假如壓力持續下即出現此第二期反應,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全身生理功能增強,進入應急狀態。
    • 第二階段是抗拒期:當個體持續的面對壓力並不斷的作調適,會使初期警覺反應的生理變化消失,個體對環境的適應水準開始改變,此時對抗拒外界的力量會較正常的高,但身體應付其他壓力的能力卻降低,像是生病的人較缺乏足夠的精力有效應付挫折、衝突,而長期應付心理壓力時,個體對疾病的抵抗力也會減弱。
    • 第三階段是衰竭期:當持續面對壓力刺激,為了生活,個體需要使用更極端的的方法來應付,然而每個人的身心能源有一定的限度,如過持續的透支而壓力依然存在,將導致最後的崩潰。

因應與壓力 所謂因應是指個人察覺到內外要求超過其所可以應付的資源時,嘗試去管理與控制內外要求的過程;壓力的因應可分兩大方面,一為問題解決歷程,個人採取有效、建設性的來解決帶來的傷害、威脅和挑戰壓力。另一為情緒抒解的歷程,是個人紓解和管理自我因壓力帶來的情緒反應。 因應與健康 許多的疾病是來自壓力太大、負向的調適;良好的健康狀態是需要有正向的調適能力和足夠的資源,來對抗任何壓力。如果一個人面對環境所帶來的壓力、挫折、失敗時,一直以逃避或不合理的批評自己,問題不但沒解決,還會增加困擾影響健康。(吳武典,1987)

防衛機轉

「防衛機轉」,是個人在生活經驗中學習到某些應付挫折與降低焦慮的行為方式,而這些行為方式主要的是在防衛自己免於受到焦慮的痛苦,保護自我價值觀,甚至有時會自我欺騙或扭曲事實,但有時這些反應行為也是正常有用的。防衛機轉可暫時紓解情緒,讓個人處於和緩的狀態,但如果過度的使用防衛機轉,來逃避現實,使問題依舊在,動機也無法滿足,使身心更加痛苦的。防衛機轉會因挫折的性質、個人經驗及人格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我們大約會常用來處理情緒的行為方式有十三種:

  • 潛抑:潛抑是個人將具威脅性或不為社會所允許的想法、感受等,排除於意識之外的過程。
  • 壓抑:壓抑是個人有意識的的將一些想法或慾望排除在腦海中之外,但是如果有必要的話,仍能將他們敘述出來,屬於短暫的防衛歷程,當重複碰到同樣的刺激,仍可能會引起相同的反應。
  • 合理化:合理化作用又稱為「文飾作用」。當個人的動機未能滿足,行為不能符合社會規範或遭遇某種失敗時,為了降低焦慮並維護自尊,而對自己的作為給予一種合理的解釋。又主要要可分為以下幾類:(1)酸葡萄:酸葡萄是對於想要得到的東西,卻因為無法得到而否定其價值的作法。(2)甜檸檬:甜檸檬是強調凡是屬於自己的事物都是美好的,企圖說服自己或別人擁有的已是最佳的選擇。(3)推諉或怨天尤人:推諉或怨天尤人是將自己的失敗或過失,歸咎於外在的環境或人事因素,而推卸自我應承擔的責任,來減輕內疚的一種適應方式。(4)援例:援例即為引用別人的行為或曾經發生過的案例,說明自己的行為是合理的,或為自己的過失辯護以減輕責任或罪惡感。(5)事實需要:事實需要是將自己的行為解釋為確實有具體的需要,不得不如此作,讓別人覺得自己有苦衷,以獲得諒解或保持自尊。
  • 認同作用:所謂認同是指個人向比自己成功或地位高的人模仿學習,藉以在心理上可分享他人的成功,而滿足內心的某些慾望。
  • 投射作用:投射作用是指個人將不為自己或社會規範接受的情緒或動機,加諸他人身上的潛意識歷程。
  • 反向作用:個人在衝突的情境下,可能產生不能為自己意識所接受的動機或情緒,反向作用是指壓抑某一動機或情緒,而以誇張的方式對外表現出相反的行為,藉以解除因衝突帶來的困擾。
  • 補償作用:指個人受挫折或因某需缺陷而遭失敗時,改變方向從事其他能獲得成功的活動,或強調、發展其他良好特質,以彌補因失敗而喪失的自尊與自信。
  • 移轉作用:將原先因某些刺激引起的情緒反應,轉移至其他對象身上發洩。
  • 幻想:個人對生活不如意或而對困難挫折時,不直接去解決問題,反而陷入一種想像的境界,利用幻想使自己脫離現實,得到暫時性的心理滿足,即是所謂的白日夢。
  • 退化:個人運用一些幼稚不合宜的反應模式去應付事情或滿足自己的需要。
  • 抵銷:以某些象徵性的行為,來取消或彌補已發生的不愉快或不被社會許可的事情,以免除心理上的不舒服。
  • 否認:個人拒絕接受在知覺現實中一些不愉快或具威脅的事物。
  • 昇華作用:個人將內心不爲社會接受的動機或慾念,轉化為積極上進的動力,促使個人轉移心力投注於另一正向目標,努力發揮才幹,獲得成就滿足的過程。
  • 防衛機轉的積極效用

防衛機轉可暫時紓解情緒,讓個人處在緩和的狀態,能進一步了解問題。如合理化作用可能刺激個人從不同角度收集資料,尋找問題產生的原因,因此可找到有效的解決途徑;如果過度使用偏激的反應方式,可能會更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如同癌症病人無法接受生病的事實而拒絕治療,將使病情更加惡化,身心更痛苦。

  • 防衛機轉的消極效用

防衛機轉在某些嚴重的情況下,會造成個人與外界的接觸,而自我陶醉在幻想世界中,投射自己的情緒加諸於別人,而使人際關係被扭曲,也無法了解自己真實的能力。藉由以上的了解,個人身心要健康、成熟成長,必須學習適當的運用防衛機轉,不過度使用,使自己脫離現實和造成自己或他人身心有損害。積極培養健康的情緒抒解管道,學習溝通技巧和有效的問題解決能力,減輕焦慮,滿足個人需要的最佳方法。

適應的意義

  • 適應的定義有兩種:一種是指個人幸福的狀態,自我需求被滿足,也完成環境的要求,與他人維持良好的關係,在生活上的適應非常良好,能自由的做自己。另一種適應的定義是指改變的過程,個人因為追求和諧,應付環境的要求,不斷的改變,以積極的促進自我生存、成長的過程。適應也是個人與環境間的互動關係。
  • 一個適應良好生活的人,是能成熟、坦然面對過去的經驗、不需防衛自己的人,他們信任、接納自我,以獨特的行為來適應情境,並可以和諧的與人相處。
  • 在適應的過程中,人會因有需求,產生動機、採取行動,來達成目標,如果遇到阻礙就有可能會引起不同的反應,採取不同的防衛機轉,來達成有效的適應環境生活與健康、與他人相處融洽、肯定自我,促成個人與環境良好的適應。

參考文獻

  • 劉若蘭。2007年。《心理衛生概要》。台北: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陳英三。1991年。《心理衛生》。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 駱芳美、林淑玲、王以仁。1999年。《心理衛生與適應》。台北:心理出版社。
  • 吳典慶、洪有義。1987。《心理衛生》。出版。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 Dubos,R.(1965).Mirage of health:Utopias,progress and biological change.New York:Har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