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義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於 2009年12月10日 (四) 09:25 由 Wishcc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女性主義(Feminism)是社會理論、政治運動及道德哲學的一種多方面的思想集合。大部份女性主義的支持者特別關切 社會政治經濟上介於兩性所造成的不平等;有些則是爭論在性別性別認同的議題,如男性與女性所構成的社會。女性主義的差異是導源於不平等,如何達到平等以及以性或性別為基礎的識別方式是此一重要問題,性別本身不應是事先由個人的社會階級意識或社會上政經的權力因子所決定形成的。(摘譯自wikipedia(in English):Feminism

3 12/14之前還有用心改,1/20就用貼的了?
有機會你再修修吧!

 

2
請參考[「作業簡介」]中,這份作業不是什麼。
會不會覺得自己把題目寫的太大了?如何可以簡要的將自己所讀的訊息,化為簡短易瞭解的條目?
架構需要改進
請嘗試著用自己的話說明這個概念,文字重覆太多會有抄襲的嫌疑

女性主義理論

李銀河(民92)在《女性主義》一書中把女性主義理論劃分為宏觀和微觀理論兩大類:

女性主義宏觀理論

包括一些世界和歷史加以闡釋的宏大敘事,如:世界體系理論(the world system theory)。經過女性主義的改造,不再把女性僅僅作為男性家長家庭的一個成員;不再認為家庭成員的利益總是一致的;分析女性獨立的經濟貢獻,女性在全球經濟中作為非正式勞動力、家庭工人、食品生產者的角色。

再如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女性主義循著馬克思主義的思路,女性主義提出了下列論點:父權制是先於 資本主義者就存在的,因此推翻資本主義只是結束男性對女性壓迫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

女性主義微觀理論

女性主義的微觀理論亦不勝枚舉,在此試舉幾例:

  • 交換理論:解釋男女兩性之間的不平等。
  • 網絡理論:分析性別差異和性別不平等。
  • 角色理論:涉及女性的家庭與工作的雙重角色衝突問題。
  • 地位期望理論:男女兩性在進入性別混合的群體時,由於群體對男性的期望值高於女性,降低了女性在群體互動中的自信心、威望和權力。
  • 符號互動理論:指女性時常因社會教化而接受了男尊女卑的定義,而造成兩性間的差異。
  • 新佛洛伊德理論:兩性發展出不同的道德和理性模式,男性強調抽象原則,女性則較關注具體情況。

女性主義流派

女性主義陣營中流派繁多、主張各異,最流行的方法是所謂“三大家”(big three) 的概括,即自由主義女性主義、社會主義女性主義和激進女性主義。除了公認的三大家之外,最近又出現了一個重要的新女性主義流派:後現代女性主義。此外,還有一些不屬於這四大流派的女性主義小流派、小分支,也將在後文粗略地簡介一番。

自由主義女性主義

自由主義女性主義不僅在時間上是所有女性主義流派的起點,在理論上也是其他各派的出發點或修正和改造的對象。十八世紀歐洲的女性主義者因為新資產階級男人反抗君權的啟發而開始質疑男權的神聖性。 自由主義崇尚以下三個基本主張:

  • 理性:所有人在接受教育以後都具備同等的理性,故應平等對待。
  • 個人充分自主權:追求自我利益,個人意志與自由不從屬且不受他人干涉。
  • 平等:國家對個人保持中立態度,保障機會以及個人的人身、財產、自由,而且國家的權力只在公領域運作,不應涉入私領域。

在二十世紀後期的發展趨勢:

  • 擴大公領域範圍,增強國家保護弱勢個人的公權力
  • 主張應由政府積極介入以減輕市場經濟禍害
  • 在法律方面則由消極的反對性別歧視的立法,進而積極以立法消除歧視或矯正已有的不平等。
  • 公設託兒所、受害婦女庇護所、加強就業訓練

都是近一、二十年自由主義女性主義強調的重點。(林芳玫,民89)


李銀河(民92)把對自由主義女性主義的批評集中在以下這些方面:

  • 不承認非性別形式的其他種類的壓迫,尤其不承認階級壓迫的存在。
  • 未能在工作和政治領域爭得兩性平等,在法律方面的平等也沒有完全爭得。
  • 沒有對自由主義做修正;自由主義最根本錯誤在於所謂多元政治是所有利益集團都有同等機會接近政治權力的一種機制,其實不然。
  • 兩性平等要求忽略了性別社會角色的差異,忽略了兩性的生理區別。
  • 堅持忽視性別式的 (sex blind) 立法,忽視了男女兩性的生理差別,對這個性別社會的社會現實視而不見。
  • 人性觀視個人基本上是理性的、獨立的、競爭的和自治的存在,忽視了人類社會的撫育、合作和相互支持的性質。
  • 仍以男性規範為標準,要求女人和男人一樣,忽略了女性品質所特有的價值,也沒有解答公領域與私領域兩分的問題。
  • 認為女性解放要靠每個人的個人努力,忽略了女性群體所處的不利地位,忽略了集體行動的必要性。
  • 向權力的分工挑戰,但未向權力的性別概念挑戰;客觀上維護了既存的權力機制。
  • 理性觀念仍然是男性觀念,所謂客觀性和普遍性只是有限的男性實踐的結果。

社會主義女性主義

發生於十九世紀的工業革命法國大革命造成了人類歷史驚天動地的大變化,也促生了追求平等、互愛、共享的社會主義思想,早期的社會主義女性主義者主張人類社會為一有機整體,互相依存,所以應以合作的集體主義取代自私的個人主義;婦女應從個別的家庭中解放出來,直接參與社會生產工作,成為社會一分子,不再依賴個別男人;婚姻應以個人情慾為基礎,而不再是經濟的、社會的、消費的單位;並且以集體化生活取代私人家庭和家務。到了二十世紀,社會主義女性主義深受基進派和其他流派影響,一方面補充馬克思主義對再生產部門研究之不足,以歷史唯物論來探討女性再壓迫的原因,也將階級觀念帶入性別體系分析之內。社會主義女性主義所追求的改變不只是全新的、平等的社會制度,更是意識結構、本能需求的根本改變:使人的本能由宰制和剝削的慾求中解脫出來,不只利用生產力削減異化勞動和勞動時間,並且以生命本身為目標,使知性和感性都得到充分開發,讓人類能夠享用自己的「生存」。(黃淑玲,民89)

對社會主義女性主義的主要批評意見是:它將男性的主要領域定義為生產,而將女性的主要領域定義為生殖是錯誤的。社會主義女性主義就把女性的位置固定在私領域之中,而把公領域僅僅限定為男性的領域。這不僅在理論上是錯誤的,而且在實踐中對女性也很不利。(李銀河,民85)

激進女性主義

激進女性主義(radical feminism)之所以激進是因為主張女人受壓迫是一切壓迫的最根本形式,把父權文化看作女性受壓迫的根源。麥金能(Catharine Mackinnon)曾表示,自由主義女性主義是自由主義應用於女性,社會主義女性主義是社會主義應用於女性,只有基進女性主義才是真正的女性主義。所以往後其他的派別,如女同志、精神分析等,也多少被視為基進女性主義的衍生與轉化。

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在七○年代被激進女性主義者,如米列、費爾史東等人,批評對女性不利,因其強調男女生理差異,並且以男性的心理特徵做為心理分析的常模。不過,另一些女性主義者則正面地使用了佛洛依德的理論,她們分析社會性別常模如何加諸於嬰兒,如何建構人類心理。佛氏的理論經過拉勻去除其中的生物決定論之後,可以被女性主義用來建構性別主體,讓人們看到,唯有在強制性別分化的文化中,閹割情結才成為成長過程中不可逃避的階段。其他女性主義者也都有效地運用精神分析去探索男性文化特徵和解構男性氣質。

女同志運動可以說是激進女性主義中最激進的行動,對女同志而言,對女人產生情慾已不只是性偏好,也是自覺的、政治的選擇,用以澈底挑戰異性戀體制的「正常性」和異性戀關係中的男性主控權。女同志以女人愛女人、女人認同女人的行動來擺脫男人的控制和定義,不再以男人為中心,也以女同志理論激發人們對性與性別、自然與文化的重新思考。(王瑞香,民89)

對激進女性主義的主要批評是:它沒有能夠解釋生理性別是如何變成社會性別的。如果將男性壓迫女性的原因歸結為生理上有問題,是生理原因使他們變得殘忍,那麼就很難認為這種壓迫關係是能夠改變的。此外,激進女性主義被批評為具有種族中心主義的缺點。(李銀河,民85)

後現代女性主義

對後現代女性主義的思想淵源及其主要觀點做一概括,它應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挑戰關於解放和理性的宏大敍事,否定所有的宏大理論體系 (grand theories)。
  • 反本質主義的社會建構論。
  • 關於話語即權力的理論。
  • 關於身體 (body) 與性的思想。
  • 多元論與相對論的思想及其最終導致的個人主義政治。

對後現代女性主義及後現代主義最尖銳的批判首先指向它的非政治或後政治 (postpolitical) 傾向,批評來自女性主義運動內部,其主要看法是:

  • 在女性剛剛成為她自身權利的主體之時,後現代主義就剝奪了女性在普遍人性中的權利。
  • 反對後現代女性主義的人們反對對主體性的解構和對主觀能動性的質疑。
  • 批評者認為後現代女性主義所有的現象都只是在一個特定的資訊體系之內才有意義,在它之外就喪失了任何本體論地位 (ontological status);所有的話語最終都喪失了它存在的基礎。
  • 後現代女性主義理論把話語視為一切權力的所在,忽視了真實的身體和真實的性,而這些真實的身體是能夠產生道德與政治上的壓迫的。
  • 對後現代女性主義的一個批評是:質疑宏大敍事會減少知識的可能性。
  • 對後現代女性主義的批評指向其認識論。
  • 對後現代主義的批判還有它會導致多元主義、相對主義,最終導致個人主義政治,取消了女性主義政治,喪失了“女性”這個分類。為了避免相對主義,女性需要壓迫與解放的一般理論。(Jaggar, et al., 83)
  • 不少女性主義者是從後現代主義的男權意識這一角度來批判它的。
  • 後現代主義是男權制的新的文化資本。
  • 對後現代主義應當持批判性吸收的態度。

此外,後現代女性主義提出,要防止人們把後現代女性主義搞成一個大雜燴,忽略了許多持有相似立場的人們及其觀點之間的差異。其實,在這些觀點和立場之間有很多區別,不應對它們做過於簡單化的理解。(李銀河,民85)

存在女性主義

存在主義發展於二次大戰之後的法國,其功能在重建人們劫後餘生的自信。存在主義主要理論家沙特(Jean-Paul Sartre)主張,個人在本質上是自由獨立的,在追求自由的過程中,他會遭遇其他人,其他人亦有其自我意識。個人存在他人的意識中,因而對對方而言,他是一個客體,所謂客體是具有固定特質(identity),而非全然自由的。個體經由不完全認同那個固定的性質,永遠企圖超越它去探索新狀況而保持自我的獨立性。因此在每個自由主體之間存有無可避免的敵意,彼此視對方威脅了自己的自由,為了克服對方的威脅,他設法去使其臣服,否定其自由,使之成為一有固定特質,相對於自己而存在的客體--他者。存在主義女性主義和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可以說是二為一,一為二的關係,在其經典著作《第二性》中,波娃應用這個理論來解釋男女的相對關係:在人類早期男女的自由之戰中,女人受到身體的拖累而失去了自主性,變得因男人而存在,以後一代一代的女人都沒有牢牢守住自己的自由,而自認失敗,因為女人沒有克服敗績,而使得失敗顯得難以避免,沒有任何改變的可能。(鄭至慧,民89)

第三世界女性主義

前述的女性主義概括而言大致產生於西方白人中產階級的文化脈絡之內,難免有種族、階級、國家利益的盲點,因此自一九八○年代起受到黑人以及曾被殖民過的英語系統國家的女性主義者批判,稱這種以西方經驗為中心的觀點為帝國主義女性主義,不僅將婦女視為一元化之群體,忽略了第三世界被殖民的歷史處境以及婦女之間不同的政經利益,也無視前殖民時期第三世界國家中已存的男女平等思想,將第三世界婦女視為純粹的受害者,不具任何反抗精神,而且過分強調性文化(sexuality)。她們認為對第三世界婦女而言,女性主義以性別抗爭為焦點的作法過於窄化,爭取男女平等應同時反對種族歧視和經濟壓迫,方能達到全球女性的真正解放。後殖民女性主義中亦被稱為第三世界女性主義,它指出女人之間的種族、階級、文化差異不可模糊處理。(邱貴芬,民89)

對第三世界女性主義的主要批評是:它所提出的回歸“我們母親的花園”的主張難逃生理決定論的巢臼。它的負面效果是有可能將種族和民族的界限固定下來,使之成為女性聯盟的障礙。第三世界女性主義和黑人女性主義的觀點和立場會導致人們將性別歧視放在次要的位置,將視線轉向其他方面:種族矛盾,城鄉矛盾,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矛盾,而使性別不平等的問題進一步邊緣化。總之,既然是女性主義的抗爭,首要的目標還是爭取兩性之間的平等關係,而不該把男女平等的問題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即使在現實生活中,實際情況是民族、種族、城鄉、地域之間的矛盾比性別不平等問題更加嚴重和突出,女性主義的關注重心也應當始終放在性別平等的問題上。這是第三世界女性主義和黑人女性主義不得不正視的一個問題。(李銀河,民85)

生態女性主義

生態女性主義雖是一種古老的生活態度和實踐,卻是一個八○年代嶄新的名詞和社會運動,源起於亞、非、歐各地社區的和地區性的婦女自主性的行動,有時被稱為第三波津運。生態女性主義在理論上總結各流派女性主對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宰制與附庸關係的檢討,批判啟蒙運動以後歐洲文化所衍生的男權至上和人類中心思想,抗議其製造的生態災難,進而以具體行動防止環境破壞,追求世界萬物的永續共存。生態女性主義者反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模式與商品邏輯,主張整合生產與消費,以達到去工業化和去商品化的目標,她們強調身體力行和社區改造的重要,不僅在行動上實踐生活環保和參與式民主,也堅持以行動來體現其價值觀:互助、關愛、非暴力、非競爭、普遍性參與、整體性思考等。(顧燕翎,民89)

心理分析女性主義

心理分析女性主義(Psychoanalytic Feminism)認為男性轄制源自男性與生俱來要抗禦異己,征服大自然的衝動,西方文化視大自然為陰柔的女性,跟大自然被人類文明征服一樣,女性必須被男性征服、駕馭。亦有心理學家認為男性的轄制是要否定人際間的依附、親密關係,拒絕接受與別人有相同之處。(劉毓秀,民89)

對心理分析女性主義的批判意見是:心理分析基本上是一種男權制的話語,女性主義不應該借用心理分析的任何理論,而應當對它採取全面批判的態度。(李銀河,民85)

其他女性主義

女性主義流派還有許許多多的小分支,暫舉二例如下:(李銀河,民85)

權力女性主義

權力女性主義從20世紀90年代興起,其代表人物沃爾夫(Naomi Wolf)認為,女性主義犯了一個錯誤,即強調女性是受害者、受壓迫者。權力女性主義告訴女性:女性不是受害者,除非她們選擇去當受害者。女性對於現狀應當負起個人責任,包括進入傳統屬於男性的領域。她們應當自我賦權,使自己在社會上、職業上、政治上與男人平等,鼓勵女性使用男性的工具——金錢、選票和政治批判,以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

反對權力女性主義的人認為:將女性自身當作她在性、經濟和社會地位各個方面的處境的全部責任人是很危險的,會使女性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用自己所處的地下地位來責備自己。與此同時,那些應當為女性的低下地位負責的社會機制、社會群體、社會階層卻可以乘機逃之夭夭,把責任推個一乾二淨。

包容女性主義

包容女性主義認為,應當走向多文化的女性主義。有女性主義者擔心過分強調差異,否定一致性,將導致知識和政治上的解體。女性主義需要一個空間,其中每個女性都有自己的空間,但是把人們隔離開來的牆應當是很薄的,能夠允許對話;允許道德上的朋友社區;允許行動的夥伴。女性主義需要一種非帝國主義式的、非種族中心的、相互尊重的理論。包容女性主義也可以包容男性,因為有很多男性是贊成女性主義運動的。

包容女性主義挑戰傳統的種族、階級、性別、權力安排,認為這種傳統秩序優待男人歧視女人,優待白人歧視有色人種,優待健康人歧視殘疾人,優待有工作的人歧視無工作的人。(Nelson, et al., 107)男女之間的壓迫不是唯一的,應當與種族、民族壓迫結合起來看。種族、民族與性別之間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女性可以區分為有色人種女性,非英語母語女性,發展中國家女性,土著女性等類別。西方傳統女性主義沒有意識到其種族和民族的偏向。壓迫包括性別、種族和民族的壓迫。以及階級、身體特質、職業、性傾向等方面的壓迫。包容女性主義主張應當包容這一切。

包容女性主義認為,女性主義除了關注男權制的壓迫,還應當關注種族主義、健全主義、異性戀主義、階級歧視同男權制的關係。在改變社會的男權制結構的同時也要改變各種不平等、不公正的制度,使人們得到真正的完整意義上的解放和自由。


女性主義研究理念從“解放政治”轉向到“生活政治”,意味著女性主義研究從爭取男女平等轉換到追求自我身份的認同和自我價值的實現,這一理念的轉換使得女性主義研究不再沉迷於對“男女平等”的呐喊,而是把精力投入到創造新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品質上面,通過對女性身份的認同,進而實現女性特有的價值,從而促進人、自然、社會的和諧發展,創造人類生活的美好未來。

女性主義運動

女性主義運動的第一次浪潮

第一波女性主義運動(First wave feminism)指在1880至1920年間美國和英國國內女性爭取選舉投票權的政治運動。第一波女性主義運動主張女性應該在法律和政治建制中擁有獨立的政治地位,當時爭取投票權及其後的家庭津貼、避孕及墮胎權、福利權益等運動,圍繞著幾個核心議題:婦女的家務勞動和母職應獲得法例認同和保護,女性亦應享有與男性平等的法律地位等。

後來女性主義研究開始指出女性要享受政治選舉權不單是法律的問題,還要改變私人空間和公共空間對女性造成雙重剝削的問題,後期在二十世紀初女性主義運動的議題比早期擴大了,包括了女性作為妻子和母親的權利、爭取離婚和財產權的法律,因此獲得工人階級婦女和激進活躍份子的廣泛支持。(摘譯自Dictionary of Feminist Theory, 頁98-99)

女性主義運動的第二次浪潮

第二波女性主義運動(Second wave feminism)這是指二十一世紀六十年代後期在歐美國家形成的婦女運動,第二波是相對於在二十年代終結的第一波女性主義運動而言。總括而言,第二波女性主義運動是關於生育權的抗爭,再引申至反抗性別和家庭暴力的婦女運動,這對建立性別身份(gender identity)有莫大影響。

女性主義運動提倡個人經驗與公共政策有密切關係,第二波婦運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挑戰傳統對“政治”的狹隘見解,將生育問題與經濟生產結連起來,將個人的與政治的結連起來,改變了當代的政治思想。(摘譯自Dictionary of Feminist Theory, 頁251-253)

女性主義相關討論主題

女性主義探究的主題則包括 父權物化壓迫等,將於下列項目做粗略的介紹:

父權(Patriarchy)

初指以男性作為一家之主的社會結構,及後女性主義討論將它延伸至普遍的男性主導優勢,以揭露社會、政治、壓迫經濟各層面中男性權威對女性的壓迫。父權社會(Patriarchal society)則指以男性和男性聲音作為國家領導的社會架構,統治者可以憑藉他的權力操控公共/私密空間(public/private spaces)。(摘譯自Dictionary of Feminist Theory, 頁200-202;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頁383; Encyclopedia of Feminist Theories, 頁378-379)

男性中心主義(Androcentrism)

意指將理論及實踐建基於以男性經驗為基礎的理論建構和實踐原則,但卻概括為全人類的一般經驗或毋容置疑的普遍知識。Androcentrism以理智(reason)和理性(rationality)為知識基礎的理念,而強調“經驗” 和“感性”則被視為女性特質(femininity),被摒除於知識架構之外;不少男性中心的學術研究根據“標準”男性狀況或以男性為主要對象;界定何謂標準時則以男性的處境為準則,女性的經驗及女性關心的問題則完全被忽視,例如心理學和醫學研究所提出的普遍性結論是大多來自以男性為物件的研究結果。這些研究不但周而復始地以異性戀男性為樣本,它們一如其男性中心本位一樣,以白種、成熟年齡及富有的男性為研究假設和方向。

針對androcentrism的理論和假設,女性主義者深入調查社會、政治、經濟及種種性別化的結構和女性經濟,以揭示男性中心主導意識的排斥性及壓制性。(譯自Encyclopedia of Feminist Theories,頁20)

歧視(discrimination)

指的是因為一些不合理原因、甚至無關係的原因而對某一社會團體成員作出負面的行為,此行為會導致對此一社會團體成員不利的後果。歧視是偏見實踐的結果。譬如,某公司老闆認為女性比男性會處理家務,但處理公務的能力卻比不上男性這是一種偏見,如果該名老闆強迫懷孕的女職員離職在家帶小孩,則是對女性的歧視。

物化

即一個人對待另一個人如同物品而非一個人類(換言之,那人成了異化的象徵),物化也是一種將物體轉化為觀測對象的系統化程序。

自我物化是一個人對自己的物化,這經常是他人對自身看法的一種回應。

壓迫

壓迫或迫害,指任何人或團體在某社群中所受到的嚴重不公平對待,包括嚴重的歧視、不公正的法律、社會規範,以及暴力等。迫害源於社會對被壓迫者的歧視,當種族主義、性別歧視等偏見被付諸實行或列入法律,即構成迫害。

迫害可以是無意識的 (即壓迫者可以是在無意中進行迫害) ,亦不限於政府所作的行動。迫害者對不同對象亦會進行不同程度的迫害。迫害被普遍認為是侵犯被迫害者的人權。包括世界人權宣言在內的多項人權理念或宣言均對迫害行為予以譴責及挑戰。被迫害者也可能會進行抗爭以抵抗迫害。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和極權主義都是歷史上與迫害相關連的思想或政治制度。

相關連結

參考書目

  • 李銀河(民92),女性主義(初版),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顧燕翎(主編)(民85),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初版),臺北市: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羅思瑪莉˙佟恩(Rosemarie Tong)(民85),女性主義思潮(初版)(刁筱華 譯),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89年)。
  • 蘇珊˙艾莉絲˙瓦特凱思(Susan Alice Watkins)(民84),女性主義(初版)(朱侃如 譯),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原著出版年:1992年)。
  • Maggie Humm,Dictionary of Feminist Theory。
  • Lorraine Code,Encyclopedia of Feminist Theories。
  • John Scott & Gordon Marshall,Dictionary of Sociolog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3 edition (September 8,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