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形成期"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9: 行 19:
 
(二)外團體的排斥、敵意,不必然是衝突的必要結果。
 
(二)外團體的排斥、敵意,不必然是衝突的必要結果。
 
(三)團體間衝突與團體內凝聚力的增加會同步升高。
 
(三)團體間衝突與團體內凝聚力的增加會同步升高。
(四)團體間衝突時,團體傾向於強調它們的差異,競爭的團體也會相互疏遠。(曾美蕙)
+
(四)團體間衝突時,團體傾向於強調它們的差異,競爭的團體也會相互疏遠。(宋鎮照,2007)
  
 
==試探==
 
==試探==

於 2008年1月11日 (五) 10:53 的修訂

團體形成期(group formation phase)是指 當成員在第一次聚會中,由於彼此的不相識,以及缺乏個人的親密反應或經驗分享,此時團體成員間的互信度較低。在此時期成員們對彼此產生試探、認同,以及抗拒反應。倘若成員開始與他人互動,建立自己的人際關係、確立角色體系、團體目標、行為模式,以及採取共同規範,此一階段稱為團體形成期。(社會團體工作 Charles D.Garvin 著,2007、團體工作 林萬億 著,1885年6月、羅納德・W. Toseland, 羅伯特・F. Rivas著,2007年5月 )

3 定義看來不錯

圖像:Group.JPG

(Ronald W.Toseland &Robert F.Riva。許臨高、莫蔾藜 譯,民95)


衝突

  • 競爭是團體間的衝突以及團體內衝突的原因,當團體成員相互競爭時,許多衝突會在團體內產生。衝突需要時間發展,因此彼此很少有互動的團體通常不會變成敵人。反之,互動頻繁的團體就比較會演變成衝突。
  • 團體間衝突的「代罪羔羊理論」,強調當人們經驗挫折時,緊張會增強,而這些緊張終究必須找到發洩,因而當團體成員遭遇挫折且情緒得不到滿足時,有時候會以攻擊和其情況無關的團體作反應。這類「代罪羔羊理論」的情形,確實在團體中存在:

(一)它即解釋為什麼令人挫折的經濟情況,往往會刺激偏見和暴力的增加。 (二)它促使受壓迫的團體猛烈抨擊其他受壓迫的團體,雖然少數團體其實為多數團體所傷害,該少數團體卻轉向對付其他少數團體,而非報復真正有力的多數團體。

  • 團體成員多傾向於具有「內團體/外團體偏見」:

(一)內外團體的分類,會製造團體間的摩擦,消除了原有的友誼。 (二)外團體的排斥、敵意,不必然是衝突的必要結果。 (三)團體間衝突與團體內凝聚力的增加會同步升高。 (四)團體間衝突時,團體傾向於強調它們的差異,競爭的團體也會相互疏遠。(宋鎮照,2007)

試探

在團體形成的初期,團體成員經過抗拒情緒的過程,有一種大團體的認知後(例如:我跟A君及B君最為要好,我們是一個次團體,但是我們都是屬於社一A的同學),團體成員開始透過語言或者非語言的行為,探得個人本身以外的團體成員具有何種個人特質及專業能力。(例如:言談中發現A君具有高度自信及具攻擊性,則探知A君具有領導特質,適合擔任團體的領導者)。(Ronald W.Toseland &Robert F.Rivas。許臨高、莫蔾藜 譯,民95)

認同

團體認同是成員對團體共同看法的內在形成過程,也是團體在接觸外界社會互動中所表現出來的自我定位,也就是說,團體認同是團體做為一個行動者(agent)與團體所處的社會結構(structure)的互動結果(王增勇,2000:297)。由於每個團體的形成,特別是具有明確目標的團體,都有來自於回應特定社會議題的強烈使命感,或處理特定問題的目的性,因此,在團體形成初期,其凝聚力與行動力必定十分強烈。但隨著議題能量或處理問題的減弱、轉化、甚至消失,如何讓團體成員間對團體認同感亦繼續維繫,是這個團體是否可以持續發揮其社會影響力的重要關鍵。因此,維繫聯盟成員的團體認同,是團體發展的重要關鍵,也是極待克服的瓶頸。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406011104036)

團體規範

在團體形成期,溝通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因為團體中的個人是透過溝通來表達個人需求,而調節溝通的基礎則是團體規範。 團體規範是團體形成凝聚力最重要的力量,不管是語言或非語言的行動,在團體形成期這個階段,團體成員都會嘗試把團體帶到自己所想像且自己喜歡的位置。其中團體成員是團體規範的決定者,也是最有力的執行者。具體而言團體規範包含以下幾項:

  • 守密
  • 責任
  • 參與
  • 開放
  • 誠懇
  • 非批判性地接納對方
  • 高度地自我揭露
  • 自我瞭解
  • 不滿行為的表達
  • 勇於接受改變

(林萬億,1885、CharlesD.Garvin,2007)

團體目標

所謂的團體目標,是一種協商過程所產生的結果。所有成員必須對此目標有強烈的認同感, 但團體目標隨時有可能隨著團體的發展而有所改變。團體與成員之間必須有足夠的共識, 團體有足夠的支持動員全體成員以完成所確立之特殊目標, 成員們則負責推動團體目標的達成。

團體初期目標應愈明確愈好,但通常大部分的團體初期並無目標明確的陳述, 而導致團體發展滯礙,無法有下一步的發展。 而團體中的工作者應在早期的互動中協助團體成員認定一個明確且可行、可完成的目標。

團體目標應包含四個目標的整合,其分述如下:

  • 服務目標:具一般性,團體形成前即存在,通常由機構或制度賦予。故又稱「機構目標」。
  • 工作者目標:社會工作人員對團體整體所賦予的期待。為工作員的專業與經驗的產物。
  • 個人目標:成員個別的目標與期待。
  • 團體目標:具特殊性,應盡可能包含所有的個人目標。為團體成員共團參與的結果。(林萬億,1885)


團體結構

所謂的團體結構包含五項,分述如下:

  • 溝通結構:誰在什麼情況下,對誰說些什麼。
  • 社會計量結構:團體初期不易產生,團體中誰喜歡誰或不喜歡誰。(有助於次團體的形成、與次團體外的互動)
  • 權力結構:在團體中,誰用什麼方法影響他人。這些人最主要依靠專業的能力或者手中握有重要資源、身強力壯足以傷害別人。工作者可透過角色安排、自我肯定訓練、以及權力賦予來增強弱者的權力。
  • 領導結構:誰對團體目標及任務最具有決定性和貢獻。領導者通常是最具有攻擊性及最具自信的人,應試著保持團體的領導關係流暢,強調以暫時性任命與輪流參與來影響團體,在團體形成期,領導者並不穩定,爭奪機會還是存在。
  • 角色結構:團體中的角色可分為內在與外在。內在角色傾向於處理使自己納入團體的角色扮演,而外在角色屬於完成任務的行動。每一為成員皆有可能扮演兩種角色的次體系。工作者應正向且積極鼓勵成員扮演兩種次體系的行為,在團體形成過程中,工作者利用角色結構幫助團體成員對團體產生認同,同時解決團體成員對團體的矛盾、抗拒情緒。(CharlesD.Garvin,2007)

結語

團體形成期是團體中一段很重要的時期。相對於其他時期來說,團體形成期為團體打下日後發展的基礎。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 林萬億 著。團體工作。三民書局 印行 1885年6月。
  • Charles D.Garvin 著。孫碧霞、劉曉春、邱芳晞、曾華原 譯。社會團體工作。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發行2007年7月。
  • Ronald W.Toseland &Robert F.Rivas 著。許臨高、莫蔾藜 譯。團體工作實務,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民國95年1月。
  • 宋鎮照 著。團體動力學。五南文化事業機構 出版發行2007/09/07。

二、英文部份:

  • 羅納德・W. Toseland, 羅伯特・F. Rivas Introduction to Group Work Practice, An (5th Edition)。出版日期2004年5月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