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家庭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於 2008年1月19日 (六) 02:42 由 Casehsu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單親家庭是指一個家庭只有父親或母親和孩子所組成的家庭,父親或母親必須獨自負擔照顧自己及孩子的責任。

3
4 句子不通順,邏輯不很連貫。
文獻部份前後無法對應、參考文獻格式不甚正確

單親家庭是經濟上的弱勢族群也是心理上的耗竭人口,而且目前的單親家庭總數已經越來越多,已經超過了所有家庭的四分之一,而且據美國方面的調查單親家庭中以母親為主的家庭佔了90%,但是大多數的單親媽媽在情緒適應、學術成就方面是和雙親家庭一樣的成功。(彭懷真,1999)(Cashion,1982)

生活方面的能力和需求

貧窮的單親家庭因受限於本身的謀生條件和親友經濟能力等資源的缺乏所以在生活上會造成非常大的問題,然而在沒有生活壓力的中產階級的單親家庭會追求比較高層次的愛、歸屬感、自尊心和自我實現,我們可以從金錢方面區分貧窮的單親家庭和中產階級的單親家庭,貧窮的單親家庭最需要的是金錢再來才是孩子的教育、住宅和介紹工作等需求,但是中產階級的單親家庭最需要的是孩子的教育再來才是金錢、住宅和社會團體,除了可以從金錢方面看出這兩個單親家庭的分別也可以從最後的需求看出,貧窮的單親家庭需要的是一份工作但是中產階級需要的卻是與社會的互動,但是兩種單親家庭再在婚這方面反而有一致的想法──不婚,貧窮者的婚姻條件比較差而且又要負起一家的生計所以沒有心力在去另尋婚姻,中產階級則是因為顧及在婚可能會有的後果,所以沒有在婚的打算。(徐良熙、張英陣,1987)(Shu,1989)

自我成長和調適

只有母親的單親家庭的孩子會因為沒有父親而對母親產生強烈的親近感而且會親近到極端不健康的地步,女兒在母親的陰影下成長會覺得自己和母親是一個模樣,兒子也會覺得自己在女人身邊像個小孩,造成兒子往後在婚姻上可能是找一個能照顧他的的女人而不是一個能平等相處的女人,或是女兒因為對父親的憤憤不平所以和男友的相處會造成非常多的不愉快而且會傾向於一些不爭氣的男人,讓她能有生氣的機會,但是又會怕自己被拋棄所以身心都活在煎熬裡頭。(彭懷真,1999)
一個家庭平時就有良好的統整關係的話,即使家庭發生死亡或離婚等重大變故,留下來的家庭成員還是能可以相互扶持來接受這樣重大的失落,家庭的調適功能會比較好,有時候甚至不用接受外來的協助,家庭一樣可以克服萬難找到新的生活方式,維持正常的家庭運作功能。但是在一個平時父母就相處得不好的家庭,家人會對失落和表達悲傷的反應能力有所限制,造成這種家庭日後比較容易出現情緒方面的症狀、生理功能性的疾病或是偏差的行為。(Worden,1991)
在父母其中一個死亡的時候,家人彼此會出現疏離的現象,在死亡事件發生之前就已經不和家庭會有更明顯的疏離感,家人會迴避在彼此面前討論此件事,更不用說可以一起表達情緒、互相扶持幫助,造成家人疏離感的主要原因有自責、害怕被責罵、因為悲傷而沒有心力在支援家人、家人間的悲傷程度進展不同、經濟壓力或是家務壓力的沉重。(Rosenblatt&Karis,1994)
父母在自我的調適上不需要堅持父權或母權,只要善用親權就可以了,父母是家庭的核心人物,個人的悲傷會攸關到子女悲傷心理的復原,孩子的悲傷復原和父母對子女的調教方式也有很密切的關係,另外單親家庭最大的危機是悲傷的父母對子女情緒性和工具性的資源需求無法給予支援,所以單親父母盡可能善用周邊一些成人分擔或協助照顧孩子的工作,在經濟能力足夠的家庭可以請管家或是褓姆,經濟有困難的家庭則多請親戚協助,父母也要保持和維持自尊、把負面的想法改變、再次的自我探索和界定自己與配偶的關係找出新的自我認同。(吳秀碧,2000)

心理重建的方法

1.面對失落的現實
2.家人共同分享對失落的悲傷和懷念
3.照顧自我的健康
4.開家庭會議共同協商穩定的策略
5.保持家庭的社會關係
6.宗教力量的運用
7.善用社會的資源

重建成功的關鍵因素

1.文化和宗教信仰
2.朋友、親戚、教友等社會網路
3.代間關係和單親家庭的關係
4.家庭互動型態和共同尋求穩定的策略
5.個人的反應、因應的策略和對家人關係的想像(Shapiro,1994)

人際關係的問題

單親父母與子女的互動關係

過去的不少研究指出,和母親同住一起的單親子女,人際關係、行為表現和生活適應會比與父親或是隔代教養的單親家庭子女表現較好,這個現象可以用國外一個學者Bowlby等人提出的「依附關係」(attachment)來解釋,依附關係是指個人和依附對象的情感連結,這種情感連結具有獨特的連續性和永久性,通常嬰幼兒依附的對象是母親,因為母親經常是嬰幼兒的照顧者和關愛者,這種依附關係還會延續到兒童、青少年。 單親父母有沒有具備溫暖、接納、支持、關心和尊重子女的人格特質,有沒有具備和子女的溝通技巧,和用哪種管教方式還有是不是有對子女的付出做出正向的回應,另外子女的個性和在學校各方面的表現,都會影響到單親子女和父母互動的內涵和品質。(陳慶福,2000)

單親父母和親戚、朋友的關係

有宗教信仰的單親父母會比沒有宗教信仰的單親父母獲得更多親友的情緒支持,另外單親父親的自信心、自我尊重、異性交友關係和工作適應都比單親母親來的好,但是單親父親在情緒適應上會比單親母親寂寞。(陳慶福,2000) 單親家長主要來往的對象是父母、朋友和同事,經濟和子女的問題會優先父母親討論,個人心理情緒、法律、社會關係和就業問題會優先求助於朋友,所以可以看出單親父母對自己的親人和朋友的依賴非常深。(林萬億、秦文力,民81)

單親家庭的子女和同學、師長的關係

據調查發現,孩子在單親之後和同學沒有疏離感,反而更親近,單親兒童在受到委屈時最常傾訴的對象依序是父母、同學、兄弟姊妹,有不少研究指出單親兒童比雙親兒童多了許多人際關係和行為方面的困擾。

學校如何協助單親兒童

眾多的研究焦點都放在單親父母和子女的互動,學校對單親兒童的輔導也不是這麼的積極,即使學校的老師和輔導老師知道單親兒童需要幫助,因為要推動輔導計畫就有很多的問題一一的浮現,使得輔導計畫不得已作罷。(蕭文,2000)

學校和輔導老師的觀點

目前的學校裡面的學生大部分還是來自正常的家庭,所以學校在訂定教育政策的時候幾乎是以正常學校為主要的對象,所以單親兒童會在這種教育政策下被忽略,而且因為單親家庭不是在學校發生的所以都有那是家務事外人不便介入的觀念,所以說目前最主要的因該是如何界定單親兒童的輔導範圍和方式。(蕭文,2000) 因為對許多的老師而言,他們往往把自己界定在專業知識的教授,所以在整體的考量下,對單親兒童的關注就只能隨意了,在來就是因為老師缺乏有關單親家庭的認知所以拒絕加入單親兒童的輔導,或是根本沒有時間去幫忙輔導單親兒童,但是也有學者指出老師是因為怕單親家庭的環境複雜所以才拒絕輔導單親兒童。(Cox&Desforges,1987)(蕭文,2000)

單親家長的觀點

目前學校對單親家庭的輔導計畫大部分都會把單親家長算在輔導的計畫中,使家長可以共同協助其子女度過調適期,可是大部分的家長不一定會完全配合,使得學校無法從整體的角度來給單親兒童最佳的協助,單親父母不願意配合的原因有學校是教育的場所,不必幫忙處理家庭的問題、離婚或是配偶死亡是一件私事所以單親家長沒有必要向教師公開、有些單親父母害怕或是不知道要如何把家裡發生的事情和學校告知,因為他認為那是一件非常丟臉和讓自尊受損的事情、單親父母怕學校將其子女貼上標籤所以寧可自己處理、有一些單親父母不願意學校的幫助是因為他們的孩子可以獲得「正常」的教育,和別的孩子一樣不享有特殊的身分和照顧。

參考文獻

何福田主編,王鐘和、吳秀碧、陳慶福、蕭文、楊瑞珠、林秀娟、李玉卿著。(2000),單親家庭之教育與輔導
業至誠著。(2003),當代社會問題
楊國樞、葉啓政著。(1991),台灣的社會問題
大衛‧史都(David Stoop)著,柯里斯、林為正譯。(1995),父愛不缺席
Kris Kissman&Jo Ann Allen著,黃鈴翔、張意真譯。(1999),單親家庭權能增強社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