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福利之替代性服務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兒童福利之替代性服務包括棄兒、無依兒童及遊童之收容與寄養、受虐兒童之庇護性安置、寄養服務、收養制度、育幼機構及中途之家功能之促進與發揮等。(江亮演等‧民85)

請參考如何寫出好條目。
我如果沒記錯,你們在收養、寄養及機構安置,是要另開頁面來寫的吧?有誤解要跟我說。
另,雖然關係密切,但出養不是「替代性服務」哦!
有訪問的話先把訪問大綱放上來(把你們要問的問題寫出來)。
首句,什麼叫「分部」替代家庭照顧?
另,你的首句分為兩部份,是吧?第一部份是說明,第二部份是列舉。你的第一部份似乎做得不是很好。
概念式的條目,重在精簡、清晰。再讀讀你的內文,看那些是不必要的。
5 這樣不是清楚多了嗎?
不過你若在定義中有提到了其他項的服務,也該一起說明才是。
又,在「壹、收養」之前,還應寫一段話來說明你下面如何分段,會較清楚。
還有,在標題編輯上,我說了什麼錯誤不要犯?

壹、收養

收養是兒童福利方法之一,需經法律及社會工作過程,替一般喪失生父母的兒童或具有重大理由不能由親生父母撫育之兒童,獲得一永久家庭。領養是無血統關係的雙方,建立親子關係,開拓兒童前途,使其能獲得父母,享有家庭生活之美滿,同時亦爲領養父母覓得子女,視同親生,彼此享有權利及負有義務責任。一六零一年英國濟貧法(Poor Law)中即以編籑在內。三百餘年來,逐漸被各國納入社會安全政策中,成為兒童福利服務工作項目。(Zietz‧1960)

貳、寄養

寄養是兒童福利服務方式之一,應用在兒童保育方面交付托養,需要經過合法寄養及代養手續,而獲得寄養及代養雙方同意。寄養的解釋是親生父母家庭發生變故、貧窮、死亡,家庭不適宜教養子女,才被送至寄養家庭,或寄養機構。寄養是暫時性的離開自己家庭,等待寄養子女親生家庭復元後,或寄養子女願意回家接受親生父母教管時,親生家庭與寄養家庭手續即告終結。寄養家庭照顧寄養兒童主要的意義,是使寄養之兒童獲得家庭溫暖,求取生活上之保障,在社會行為及情緒上求得正常發展。兒童福利工作者選擇寄養家庭時,要注意寄養家庭文化背景,生活水準,教育程度,經濟狀況及居住環境,使兒童在寄養家庭中能獲得德、智、體、群的發展,寄養兒童與寄養父母及寄養機構彼此能契合,從互相適應上獲得滿足,倘若寄養兒童不適應寄養家庭或寄養機關生活時,兒童個案工作員應從隨訪中發現尋覓新的寄養家庭或機構,以滿足兒童個別需要,關愛及照顧周全為是。(丁碧雲‧民59)

参、機構教養安置

機構教養安置意義,是傳統的長期或短期教養失依兒童,包括孤兒院、保育院、教養院及兒童殘廢機構,使其成為較長或永久的依賴者。機構內兒童其生長發育及應有之享受應與長兒相同,其各種設施,應切合兒童需要。它必須供給專業性的服務及衛生、教育、福利的照顧。(丁碧雲‧民64)

肆、參考文獻

  • Zietz,Dorothy Child Welfar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1960 P.365
  • 丁碧雲 兒童福利 民國59年 P.284~285
  • 丁碧雲 兒童福利通論 民國64年 P.128~154
  • 江亮演、洪德旋、林顯宗、孫碧霞 社會福利與行政 民國85年 P.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