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義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於 2007年12月25日 (二) 17:46 由 CYUT9629034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佛洛姆(E. Fromm)得思想)

前往: 導覽搜尋

因為到得受到道德倫理的頹廢,導致人類精神和生存的危機,而發揚人本主義,他是對哲學人道主義理論的科學論證。(佛洛姆的人本主義、人的潛能和價值)

3 這定義那來的?感覺怪怪的
參考文獻處的編輯不對

思想淵源

人本主義不僅是在新的歷史下繼承了西方人道主義,也遵從我古代老子的自然主義人道觀。

老子強調的是道法自然,返璞還真。

西方的哲學人道主義,他是以哲學自然主義為基準,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惡是因為環境造成的,因此反對封建主義和宗教世界觀對人的壓抑,主張保護人的健康感情,使人的道德意識在擺脫束縛上得到發展。

人本學家認為在戰後,經濟發長的速度很快,人的生活雖然有提高,但是社會問題並沒有消失,不能帶給人類真正的幸福,因而不斷的的提出人本主義、人的價值和尊嚴。

馬斯洛(A.H Maslow)的思想

馬斯洛是眾多心理學家之中,對人性抱持最樂觀的。他想證明,人類能超越戰爭、偏見、仇恨等,而有更完善、更高超的境界。他的主要思想"揭露人性的高層境界,並證明其為人性的真正本質",強調,人本心理學對人的價值的論證是一種多學科的研究,整體論、動力論、文化因素,這三個是息息相關的。 他受到了許多學者的影響,因而擷取完成心理學之整體論(holism)與精神分析說之動力論的菁華,創造出整體動力論(holistic-dynamic theory),也就是人類五個需求層次論(由低而上):

  • 生理需求:空氣、食物、水...。
  • 安全需求:免於生理和心理的傷害。
  • 社交需求:友情、愛情、職場隸屬關係。
  • 自尊需求:追求自我的價值感。
  • 自我實現:馬斯洛相信人類具有追求知識、權利和開悟的動機。在早期對動物的研究,奠定了他自我實現的理論。

馬斯洛認為將自我實現了的人稱"完全人",而將自我未實現者稱為"殘缺人"

一.自我實現者具備的主要特質有:

1.對現實和環境認知較佳,較能接納自己、他人和自然。

2.內心生活、思想、行為較直率,並已完成重要使命為生活重心。

3.比較獨立享受獨處的妙趣。

4.有幽默感,並與人建立良好的關係,並有較多的經驗。

5.明辨是非、善惡、手段與目的的不同。

6.富有創造性,並能超越各種對立而達到統合狀態。

7.關心人類福祉

二.自我實現方法途徑:

1.全神貫注,忘懷一切。

2.將生活設想一系列的選擇過程,一次接著一次的選擇。

3.傾聽內在衝動的呼喚。

4.有懷疑時,要誠實的說出來不要隱瞞。

5.為自己選擇的負責。

6.他不是一種結局,而是在任何時候實現個人潛能的過程。

7.了解自己的潛能

(人的潛能和價值、人本心理學之父-馬斯洛)

佛洛姆(E. Fromm)的思想

佛洛姆希望透過人本主義傳統的復興,使個人與國家能跨越種族與地理的界線,為和平的世界而努力。他的思想是馬克斯和佛洛伊德的思想的綜合和超越。他認為個人不僅是社會的一個成員,他還是整個人類的一份子,他呼籲個人要為自我的發展而努力,社會進行人性化、整體的改革。

  • 批判論:

一.佛洛姆以"普遍的倫理"(universal ethics)為基準,他與"社會內在的倫理"(socially immanent ethics)不同,社會內在的倫理是指,任何文化中所制定的禁律和規範,只是為了維持社會的功能與生存。普通倫理是指,以人本身的成展和發展為目的的一套行為規範。他認為這種倫理體系是以助長人的"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為標準。

二.不完全的社會與個人-

  • 突徑論

人本主義教育理念

結論-對當代的影響

參考文獻

  • 陳秀榮著。佛洛姆的人本主義。1992唐山出版社
  • 張凱元著。人本主義教育的理念與實踐。2003心理出版社
  • 馬斯洛(A. H. Maslow),弗洛姆(E. Fromm)等著; 孫大川審譯。人的潛能和價值。民81結構群文化
  • 莊耀嘉譯著。人本心理學之父-馬斯洛。民71允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