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改變技術"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反應性制約取向論)
(反應性制約取向論)
行 25: 行 25:
 
===反應性制約取向論===
 
===反應性制約取向論===
 
*巴夫洛夫(Pavlov)的唾液制約實驗
 
*巴夫洛夫(Pavlov)的唾液制約實驗
 +
巴夫洛夫最著名的實驗是狗的唾液分泌反射,先將狗的頰部割開,插入一根玻璃管直通狗的唾液,用紀錄器度量唾液分泌到玻璃管內的量,還有實驗條件的鈴聲和食物都必須是可以在遠處被控制的。實驗的時候把一隻餓狗綁住,讓牠站在實驗台上,第一次使用鈴聲時(制約刺激)狗只會有搜尋的動作,並不會有分泌唾液的情況﹔而在鈴聲出現之後送出肉粉(非制約刺激)狗會大量的分泌唾液。如果多次讓狗接受「發出鈴聲」之後「出現肉粉」然後「唾液分泌」這樣的順序,那下次就算是沒有肉粉的出現,狗只要聽到鈴聲就會自動分泌唾液,這就是制約反應現象。
 +
以制約的學習模式來說,食物容易引起個體有唾液分泌,所以食物屬於「非制約刺激」(原有刺激),而由食物所分泌的唾液則稱為「非制約反應」(原有反應);原本從聽到鈴聲沒有唾液分泌的反應,一直到現在可以不用食物聽到鈴聲就分泌唾液的情形,稱為「制約刺激」,而由鈴聲所引起的唾液分泌則稱為「制約反應」。
 
*華森(Watson)的恐懼制約實驗
 
*華森(Watson)的恐懼制約實驗
 
*瓊妮(Jones)的反制約實驗
 
*瓊妮(Jones)的反制約實驗

於 2007年12月24日 (一) 19:19 的修訂

行為改變技術是運用心理學、行為論、認知論等原理原則來改變人類個體行為的各種技術的統稱。(張世彗,民89年9月)

3+ 定義可以再長一些,可提到它的「目地」或是「特色」

行為改變技術的特性

重視行為而非特質

  • 在行為改變技術中,外顯行為是評鑑與治療臨床症狀的重要一環。(陳千玉譯,1997年)因為行為主義學者的背景而影響了行為改變技術在目標行為上的重要特徵為:可以量化、可以觀察、可以細分為若干片段這三項。(林正文著,民87年10月)而特質是穩定性高具有持久性的人格特性,也因為每個人對人的感受與解釋都不完全相同,它只能存在我們的心中,所以這樣針對個體特質的描述通常是不夠精確的,也無法提供關於何時會影響到個人行為的資訊。所以特質無法觀察,也無法作為研究的指標。(張世彗著,民89)
  • 雖然強調行為,但不是指單就外顯行為來看問題。例如:憂鬱的人常常會認為在他的生活中充滿著悲傷,他們會認為自己無論做什麼都會是錯的,所以他們幾乎都不參加任何的活動。而不參加任何的活動這是一個行為,可是導致這樣的行為發生是因為人的情感與認知出現了問題,所以在處理某些特定問題時,人們的感情(情感)與思維(認知)也是很重要的。總之,行為改變技術首重行為,不僅將它視為本身的目的,亦當作改變情感與認知的方法。(陳千玉譯,民86年2月)

強調學習和環境

  • 行為改變技術在學習理論和心理學的研究上有著很密切的關係,許多心理學強調人類的行為是遺傳與環境相互作用所產生的,可是大多數的人類行為還是以後天學習的結果居多,例如:日常生活中的語言能力、社交技巧、工作技能..等等都是需要透過學習所得到的,而人類適應不良的行為例如:過度恐懼、獨自遊戲、破壞公物、滿口穢言..等等都是個體在學校、家庭的環境所學習來的。所以和學習有關的因素都是環境所造成的。(陳千玉譯,民86年2月;林正文著,民87年10月;張世彗著,民89)
  • 既然是以學習作為出發點,所以使用行為改變技術的人都會藉由新的學習經驗,讓個體加以修正或改變。不過,並不是每個贊成行為改變技術的人都認為所有的行為都是學習而來的,也不一定都可以透過學習來改變,因為有許多的原因,像是生理的、行為的、社會的、文化的和及他因素,也有可能會影響行為,所以行為經常是很難去改變的。(陳千玉譯,民86年2月;張世彗著,民89)
  • 雖然藉由新的學習經驗讓個體產生行為改變已經獲得很高的成功,但我們更應該注意到提供新經驗存在哪些限制:(張世彗著,民89)

(1)必須仔細選擇和應用前提事件(antecedent)和行為後果(consequence),否則為了改變行為所下的功夫會受到影響。

(2)行為改變技術所使用的知識體系必須還在成長之中。

(3)就目前而言前提事件和行為後果依然是根據個案的社會或文化環境,而這些環境對個案的行為具有很強烈的影響,很難加以實質性的改變。

(4)像是自閉症或注意力不足過動異常兒童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是屬於嚴重異常行為和有著明顯的生理基礎,在目前行為改變技術上並不足以完全的改變它們。

運用科學方法研究行為

  • 行為改變技術是採取實用的方法,目前主要包括兩大類:行為學習論的方法和認知論的方法(Sweet&Loizeaux,1991)而這些方法並不是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是學者從動物或病患臨床實驗上所得到的統整結果。兩大類看似分的很開,但實際上有許多重疊的部分,行為學習論的方法是運用古典制約作用、操作制約作用及社會學習論的原理,來處理外顯行為;而認知論的方法是藉著修正個體的思考歷程來改變內隱和外顯的行為。(張世彗著,民89)
  • 強調科學本位的-其核心在於經由科學方法來發現知識,有些學者會稱這為「客觀而系統的處理行為的有效方法」,系統是指那些方法必須照著一定的程序,或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進行,使每個環節都可以密切的配合。而客觀就是不受主觀因素的影響,在使用工具、資料分析、、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準則。所以,使用行為改變技術的人可以參考其他人的方式並模仿複製那些程序,就會得到相同的結果。由於能夠精確的說出使用的程序和方法,所以教導行為改變的技術也會比教其他的心理治療的例子更為容易。科學方法就是藉由直接的觀察和測量、分析和解釋資料、設有精確的方法來蒐集資料使其他研究人員可以複製這些程序,逐漸發展為「運用行為分析法」或「單一受試實驗設計」來評估個案行為的實務分析。(林正文著,民87年10月;張世彗著,民89)

行為改變技術的理論背景

反應性制約取向論

  • 巴夫洛夫(Pavlov)的唾液制約實驗

巴夫洛夫最著名的實驗是狗的唾液分泌反射,先將狗的頰部割開,插入一根玻璃管直通狗的唾液,用紀錄器度量唾液分泌到玻璃管內的量,還有實驗條件的鈴聲和食物都必須是可以在遠處被控制的。實驗的時候把一隻餓狗綁住,讓牠站在實驗台上,第一次使用鈴聲時(制約刺激)狗只會有搜尋的動作,並不會有分泌唾液的情況﹔而在鈴聲出現之後送出肉粉(非制約刺激)狗會大量的分泌唾液。如果多次讓狗接受「發出鈴聲」之後「出現肉粉」然後「唾液分泌」這樣的順序,那下次就算是沒有肉粉的出現,狗只要聽到鈴聲就會自動分泌唾液,這就是制約反應現象。 以制約的學習模式來說,食物容易引起個體有唾液分泌,所以食物屬於「非制約刺激」(原有刺激),而由食物所分泌的唾液則稱為「非制約反應」(原有反應);原本從聽到鈴聲沒有唾液分泌的反應,一直到現在可以不用食物聽到鈴聲就分泌唾液的情形,稱為「制約刺激」,而由鈴聲所引起的唾液分泌則稱為「制約反應」。

  • 華森(Watson)的恐懼制約實驗
  • 瓊妮(Jones)的反制約實驗

操作性制約取向論

  • 史欽納的動物實驗

認知行為改變論

社會學習論

  • 班度拉的社會學習論

基本的原理行為與策略

行為改變的系統步驟

行為改變技術的應用

參考文獻

  • 行為改變技術-制約取向(林正文著,民87年10月初版三刷,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 行為改變技術(張世彗著,民89年9月初版一刷,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 行為改變技術(Alan E. Kazdin著,陳千玉譯,民86年2月初版一刷,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