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團體工作之理論基礎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此條目尚有其他的版本,請參考「歷史」之2007/10/14版本



社會團體工作之理論基礎社會團體工作是社會工作三大方法之ㄧ,必須有理論作後盾,不可沒依據。理論的素材來自現代社會學、心理學和教育學等各種社會科學所構成的理論基礎。大致上可分為三方面:一、人類行為發展;二、團體過程;三、人類價值觀念,前二者是客觀原則,第三是邏輯推理。(李建興,民69;林萬億,民87年;李增祿,民96)

3 定義要再讀讀、想想。
4 雖然前人寫的不好,你並沒有比他清楚。你自己回想,不看時說得出來嗎?
參考文獻格式不甚正確、英文文獻用在那

老師,我的英文文獻用在"團體生活發展理論"

人類行為發展

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家克羅孔(Clyde Klukhohn)和心理學家墨銳(Henry Murray)在他們名著「自然社會與文化的人格」一書導言中,曾有句名言:「每一個人(性格)都有若干方面像所有人;若干方面像一部分人,若干方面則什麼人都不像」像所有人,就是基本人性,只要是人類都有類似的地方;某一部份像他人,就是同一風俗文化下所教育出來的人格;另一個誰都不像,那就是自己本身的性格。(李建興,民69,P43)

關於人類行為發展史大致上可分為以下兩種,第一種個人行為發展理論,著重於心理學觀點,研究人類行為發展階段的內在特徵,第二種團體生活發展理論,重視社會學觀點,探討人類行為與人互動的情形。(李建興,民69;林萬億,民87年)

個人行為發展理論

個人行為發展理論在林萬憶老師中稱之為場域論。是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之ㄧ,源於十九世紀物理學概念,威爾(Max Well,1921)從哲學觀點闡明物理學的場域理論,近推演到現今的社會現象。社會心理學的場域論是由黎文(Kurt Lewin,1946)所創,其基本假設是「任何事情的性質決定於包含此一事件的事件體系的關係」簡單地說就是「人類行為是個人與其環境的函數」。其公式為B=f (life space)=f (P*E)

個人行為由內在(即公式中的P)與個人所生活的社會情境(即公式中的E)所決定。個人的內在包括遺傳、能力、性格、價值觀、想法等。社會情境指他存在或缺席、個人目標的阻力、社區態度等。兩種元素的行為解釋是其他社會心理理論較為疏忽的,如人格理論(personality theory)重視個人的人格特質、型態,認為行為是內在因素所決定,較少承認個人所處的社會情境行為的影響。另一個角色理論(role theory)指出個人行為是反映其佔有的角色,忽略個人對角色所需的不同反應。場域論不認為個人內在行為可以決定其表現出的結果,事實上,每一行為動作均被發生的場所有所影響,而場域並非只物理環境還包含他人的行為,大致上可分以下三種(林萬憶,民87,P39~40)

  • 生活空間(life space)

是場域論的基本結構,指的事經驗的主觀環境,其中以人類早期的生活經驗(兒童期),對以後的人格發展特徵或人格發展有巨大的影響。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注重此學說,這些早期的生活經驗是構成未來行為的基礎,因此社會團體工作的實施,必須重視追朔過去的記憶,以了解案主的問題的真相。

  • 此時此地(here and now)

任何心事事件必然被現有的生活空間的特質所決定,因此,心理分析理論所主張的歷史因素是不為場域論所接受的,只承認過去經驗對現在的影響。例如在人類行為除了意識外,還具有前意識(Preconscious)、潛意識(Un-Conscious),佛洛伊德主張個人人格結構,有如一座冰山,合理行為是可見部份,而大多的動機是不可見、沒意識,其中這種潛意識的動機最為影響力,尤其在領導治療性團體時,必須注意不易察覺的行為動機,如重視早期生活的潛意識經驗。

  • 緊張體系

尚未被滿足但已經升起的心理需求創造一種未解決的緊張體系。人固然有潛意識的動機存在,亦有從事合理發展的組織能力,此種能力為「自我之功能」(the funcyion of age),此功能有時強有時弱。佛洛伊德認為人格與行為發展分成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部份。本我代表本能的需求慾望,這是人性並非社會會面;超我即是道德良心,代表內再化的社會觀念;而自我是協調本我與超我,是兩者間的天枰,協調兩者間的衝突,使人可以適應這個社會。當人類同時處於兩種相對情況時,人可對同一人或同一情況,具兩種相對情緒反應。心理學稱人類有目的活動中,常因一個或數個目標而有不同的動機,當動機不能同時滿足時,其性質上有呈現彼此互斥的情形,依衝突形式、情境可分三種(一)雙趨衝突:如魚與熊掌無法兼得;(二)雙避衝突:兩種問題左右為難;(三)趨避衝突:進退兩難猶豫不決。在社會團體工作過程中,便協助案主趨避衝突中,了解社會,考慮利弊得失,已達到真正解決困難的方法。(李建興,民69;林萬億,民87年)

團體生活發展理論

在林萬憶老師的書中,此方法稱之為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其原為社會心理學理論的一支,但目前廣泛納入社會科學的研究中。符號互動論有三個假設,第一個前提是人根據事情為他們有意思的事情行動。第二個前提是由事情的意思而產生的,一個人與同伴在社會上有相互作用。第三個前提是這些意思被經營,並且透過修改,解釋的過程以經營他遇到的那些事情的人。(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民58,P2)

團體生活是人類的基本需求,有如身體、心理、情緒和精神的需要,都是密不可分。個人是以完人(a whole individual)而非分立體(a separatr entity)與他人發生密切的互動,這就是構成社會團體工作的第一種基本假設。另一種假定是人類在其行為發展過程中,一定要有健全而適當團體生活,也這種團體生活終其一生,一個健全的團體必須包含下列幾點。

  • 團體生活中必須要友產生認同感,接受同年齡思想、價值觀、意見交換、情感的交流,甚至學習他人行為。
  • 使個人獲得屬與他人的溫暖感覺,及個人建立與他人關係,可免於恐懼、焦慮,獲得安全感。
  • 選擇自己喜歡的朋友,開啟朋友門戶建立人脈存摺。
  • 自由表現自我,表現與眾不同。
  • 表現自己的獨特的個性,表現自己的獨特性。
  • 建立獨立性,即時沒有他人協助還是可以完成事情。

由於人是群居的動物,所以一身中大致可分為下列七的時期:

  • 口腔依賴期(oral dependency phase):零~一歲,只對母親一個人有反應,這種團體是一對一的,反應、滿足皆在這情況下得到,此關係建立好對嬰兒就有良好的適應行為,反之,關係不好在長大成人時,人格失調會產生。
  • 愛情依賴期(love dependency phase):一~三歲,開始學走路,語言開始發展,對成人感情依賴性加強,爸爸進入兒童生活圈,爸媽藉權威及感情的運用,訓練小孩建立良好習慣,這時,團體的範圍漸漸擴大。
  • 戀母情結期(dedipal complex phase):三~五歲,不僅對父母有交互關係,且和兄弟姐妹之間也有了平行交互關係,開始有性別角色,這都會擴大兒童接觸團體。
  • 潛伏期(the latency):五歲~青春期,兒童走進校園,與同儕接觸,角色分化,家庭影響由強轉弱。有兩種特徵,(一)團體交互作用頻繁、(二)開始學習實際事物與固定特別對象,協助兒童用實際事物為幫助工具,可建立良好的社會關係。
  • 暴風雨時期,團體生活重要性在青春期最為明顯,因為在這時期青少年生理逐漸成熟、想脫離大人管教,使得內心常出現矛盾,一方面反對成人,另一方面又無法脫離現實,此時受團體影響最深,是社會團體工作最重要的階段。
  • 成人期,社會關係逐漸穩定,團體生活依然重要,成人仍有團體的需求,但每個人須有個歸屬的團體,避免孤立。
  • 老年期,由於醫學發達,人的壽命越來越長,老人比例越來越大,為了不浪費自己的生活,老人團體越來越重要。

由上述可知,在哪個階段,每個人都無法離開團體生活。(李建興,民69;林萬億,民87年)

系統理論與互動分析

何門史的系統理論

何門史(George Homans,1950)在所著書(人群團體)發展出一套關於團體組織的社會學理論。從霍桑工廠(Hawthron Plant)察覺第一個因果關係:感受→活動→互動。他認為被帶進霍桑工廠的工人都是因活動而被設計進入廠中,因為活動的設計而讓工人間有些互動,這些都屬團體的外在體系(External System)。外在體系發生在正式且大型的組織,如在霍桑工廠內發生的大小事;不過有些事常發生於房間內,並非活動設計出了,這就是何門史所說的內部體系(Internal System)。內外部體系的互動,何門史有下列兩種假設

  • 人們經常與他所喜歡的人有所互動:但這一點,並不是每個人都贊同,因為人與人之間有互動並不是喜歡才有,有時候這個人是自己討厭的人,因為某種需求而與他有所互動。
  • 人們對他人喜歡的感受將表現在外在體系之外的活動上,而這些活動會進一步地增強喜歡的感受:一個人喜歡助人,事實上在他協助人時,自己有機會發展有利的情感結,所以,何門史認為互動與活動是有互賴的。(林萬億,民87)

貝爾斯的互動分析

依據貝爾斯看法,任何社會、正式組織與非正式團體等社會體系,都必須解決兩種問題,以求自我維持。

  • 第一個是:工具問題(instrumental problem),這問題是針對社會體系之外的,如:環境;或欲達到的目標,如:糧食分配。一個正式組織除了須滿足員工薪水外,若上述問題沒處理好的話,會導致社會體系分裂或急驟變遷,這與何門史的外在體系類似,都是為團體的目標達成。
  • 第二個是:社會情緒問題(social-emotional problem),這是在減少人際間問題、協調行動、保持個人有效地滿足成體系中的成員,這類似何門史的內部體系,提供成員間有互動的機會。

貝爾斯的理論較適合小團體間的互動分析,至於大體系較難獲得實證。貝爾斯他沒有興趣在互動過程中傳遞所有層面,較重視互動兩個體系問題的解決效果。(林萬億,民87)

團體動力學

源於團體成員在互動時所產生的力量,團體動力會影響團體中每個成員及整體團體的所有行為,亦是團體工作者對團體動力現象有想當大的興趣。團體中所產生的力量會對團體內的成員和整體功能造成強大影響力,對團體工作者而言,有效介入及了解團體所有類型的團體,有四個團體動力的向度特別重要。

  • 溝通互動模式
  • 凝聚力
  • 社會控制結構,如規範、角色地位
  • 團體文化

協助團體工作者認識了解整個團體過程中產生的動力,讓熟悉團體動力的不管是帶領者還是成員都可減少傷害,配合社會工作的專業基本人道價值,被設計來幫助工作者開創和增進團體動力,滿足成員社會情緒需求,並協助團體達到目標。(許臨高,莫藜藜,民89,p89~90)

一、溝通與互動模式

  • 溝通是一個過程:工作者必須了解無論何時,只要有人聚在一起,溝通就會存在,所有的溝通都在傳遞訊息,在溝通時必須考慮:了解他人、自我防衛、弄清雙方關係、說服他人、獲得維護權力、激起他人反應、讓他人留下印象、維護關係、團體前表現興同形象,身為領導者如果可以了解團體成員溝通的原因,就可較容易觀察、評估及了解團體間的互動模式,因為在不同的溝通模式,大致上與其後保持一致,若擅用此資訊就可謂團體提供服務。溝通除了在傳達訊息外,工作者必須了解訊息的接收並做選擇。如選擇性知覺(selective perception)接受訊息的人會對資訊做篩選以符合自己信念系統。
  • 互動模式常見的互動模式有兩種:一種是以領導者為中心,一切由領導者作主導,溝通直接由成員對領到者或領導者對成員,會減少成員彼此間的互動模式;另一種是以團體為中心,團體成員間自發溝通行為,成員間可以自由互動,團體間的溝通管道是開放的,此種模式會增加社會互動、團體士氣及成員對團體目標承諾傾向,但相對於領導者為中心較沒效率。

二、團體凝聚力: 是吸引成員留在團體中力量的結果,凝聚力高的團體可滿足成員對親密關係的需求、察覺成員的表現讚賞成員能力促進成員對自我能力的意識感,讓成員感覺到自己參予是有價值的。

三、社會控制結構: 整個團體能獲得成員一致順從,使團體運作有秩序,若團體缺乏控制會使得團體間的互動無法預測,所以社會秩序和穩定性是形成和維持一個有凝聚力團體的先決條件。

四、團體文化: 往往在討論團體動力時,團體文化常被忽略,但它卻是整個團體重要的力量,團體文化是讓成員間信守價值、信念、風俗習慣與傳統。(許臨高,莫藜藜,民89)

生態學的觀點

源於希臘字,意旨在自家的生活,及家庭中際記的自然和諧與相互依存的關係,被生物學家用來描述人類生存於社區與他人互動關係。大致上可分為八種

  • 自然的棲息所(natural habitat),此概念源於田野家園,所謂的繁殖地的有機組織是一種生存地方或可被發現的地方。活動空間由於有機體結構適應、生理反應與特定行為的社區生態體系內有的有機位置與地位。對家庭而言,就是日常生活與社區、鄰居互動的情形。對團體工作而言,團體成員間的互動式可依賴的、穩定與自然環境必須瞭解。
  • 生態體系(ecosystem),不管是有機體或非有機體都是密不可分的,它們生存都存著相互維持關係,目標再於維持與豐富一種穩定充足的狀態。
  • 持續性與變異性(continuity and diversity),變異性是有機體與環境的關係,由於環境的資源對於有機體的需求滿足而造成變異性。持續性是有機體的能量去行使跨越實現的功能,生態的均衡是由變異持續進行展現出。
  • 互動與交流(interaction and transaction),交流是系統間變數的協商,互動式兩者間行動與反應的連續結果,對團體工作而言兩者都重要,工作者對個別成員間行動稱互動,工作者對所有團體成員的行動稱為交流。
  • 整體性(holism),一種完形或整個情境的總體,整體不能只靠一個專家判斷,須靠不同觀點介入。
  • 適應(adaptation),是核心概念,適應是有力地反應變遷、疾病與環境的不均衡,它是超越時間的完整生活架構,不斷產生管理生活模式來適應每天生活而且沒有完整的一天。
  • 能力與福祉(competence and well-being),能力是個人使用一些操作達成目標,有三層面:負效應、愉快融入、長期滿足。
  • 社會環境(social environment),觀察人類在家庭、社會網絡、組織、鄰里社區的基礎生活空間,社會團體各種模式難用單一理論來涵蓋,每一種觀點對案主、團體、工作員的角色與社會環境變數都有不同描繪,在生態學觀點強調人與人、人與團體或人與環境的關係,假設人與環境為了棲息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成員的成長,最小程度的整合是必要的,專業的社會團體工作者基本任務再於建立一種可以自我改變的文化。(林萬億,民87,P51~55)

參考書目

  • 林萬億著,團體工作:理論與技巧,五南出版,87年8月
  • 李建興著,社會團體工作,五南出版,69年9月
  • 許臨高、莫黎黎,團體工作實務,雙葉書廊,89年3月
  • 李增祿,社會工作概論,巨流出版,96年3月五版
  • Herbert Blumer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