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學"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由 4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3 次修訂)
行 1: 行 1:
我有在標題引自了丫請問我要怎麼做比較適當,還是我所用的引自是錯誤的.麻煩請老師在指教我謝謝..
+
*所謂「生態學」(Ecology)是研究個體與環境之間互相關係的科學。也就是說生態學研究就是掌握環境所形成的結構以及這些環境影響個體會造成什麼現象和傷害,生態學在社會工作環境實踐也是相當重要的。
  
  是嗎?
+
  3 以00:20 2007年一月2日為準,架構有欠完整
從一開學就跟大家說明誠實的重要性,你是要跟我說,你一直沒有辦法理解的對你們的要求,
+
還是你要跟我說,你的信仰,沒有為你的生活帶來改變?
+
 
+
雖然老師對於你的狀況十分不滿意,但仍不希望你沒有分數。以下簡要說明你的問題:
+
第一,「引自」,是用在說明一句話最原始的出處,除了歸功給你看到那篇文章的作者外,
+
你亦想要歸功給原作者。此時,你標明你看到那篇文章的作者及時間,也標明原作者及其寫作時間。
+
它並不是用來取巧用的。
+
第二,你文獻引用格式不正確,自己沒看過的文章不能放上去,要寫你看到的資料來源。
+
第三,就算你把你「原文照引」的部份指明,用了上下括號,也放了出處及頁數,你也不能整段的引用,
+
更不要說是整節全抄。
+
我在「這份作業不是什麼?」說的很清楚,
+
* 這作業不是五份資料的剪貼
+
:這份作業不是你把五本書與所寫之主題相關的部份剪下來(抄一份),貼在網路上。這樣作,是標準的抄襲行為。
+
* 這作業不是心得報告或是讀後感想
+
:這份作業不是請你報告你的心得或是感想,這裏在乎的是,什麼是正確的知識。
+
* 這作業不是文字遊戲
+
:這份作業不是請你將五份資料換句話說。的確,你需要將別人所寫的東西,使用自己的話說出來,但是那不是引用的主要目的。引用文獻的目的,是在支持你的論點為正確的、可信的,因此你仍須主動的架構你的論述。
+
總之,你需要將你看到的資料,消化、整理,用自己的話說出來,並標明這些訊息是由那看來的。
+
如果,你還是不懂老師在說什麼,你可以問問你的同學,比如說幸宜、貞蕊,她們應都有充份的瞭解了。
+
另外,如果生態學對你來說太過漠生,你想要換題目、延期、追加,都可以。考慮好讓我知道就可以了。
+
  
 
==生態學的觀點==
 
==生態學的觀點==
 +
*生態學觀點中強調全方位和人與環境之間的交流關係,在與社會工作主張人與環境並存互補的基本概念相符,尤其是符合人在情境中和當下現實狀況考量的做法。因此把生態觀的社會個案工作典範命名為生活模式。(馮燕.李淑娟.劉秀娟.謝友文著,2004)
 +
*在社會工作者了解影響個案主整體所有的因素是重要的。當一個個體有一個問題的時候,發現問題的來源是重要的,問題的來源在個體裡面發生某一件事,因為個體裡面的情形進展的情形會立即影響個體或其成員的一個結果,在家庭中發現問題的來源從個體的價值和社會的結構之間的衝突出現在哪裡個別的生命問題的來源可能是一個所有這些元素的組合或只是他們的其中之一,依社工員意思完全了解如何在環境裡面的個別功能,生態學的環境在社會的工作實施中是重要的。 (Friedman B.D 1999 )
 +
 +
==生態學架構 ==
 +
*生態學將人類和環境為個自單一卻又相互作用的系統,在這個系統中不斷地互相影響,它著重個人整體性與外在環境之間的交流關係特別強調當下考量實施原則。如:生態圖個體被置於最中間層,而環繞他的是一層層愈來愈大的體系。
 +
*[http://www.casehsu.org/mediawiki/index.php/%E5%BE%AE%E8%A6%96%E7%90%86%E8%AB%96 微視系統](microsystem):指個體放在核心直接接觸與影響。
 +
*[http://www.casehsu.org/mediawiki/index.php/%E5%B1%85%E9%96%93%E7%A4%BE%E6%9C%83%E5%B7%A5%E4%BD%9C 居間系統](mesosystem) :指核心之間的互動關係,當兩個或數個核心在價質觀產生衝突,通常會造成個體的適應不良
 +
*外部系統(exosystem) :指由個體的團體體制所構成,包括職場、社區組織、家族親戚等,個體居於其中,雖然沒有直接參與但此系統卻間接影響到個體適應。
 +
*鉅視系統(macrosystem):是跳脫而含既上述或較廣闊如某一族群社會環境納入(arching)的體系。
 +
 
==生態學理論==
 
==生態學理論==
==生態學架構==
+
*生態學的理論和人在情境中由尋求連接個體和社會者成為社會工作實施的因素了。(Fisher Robert, Karger H.J 2000 )
==生態系統 ==
+
*生態觀的思想架構重要的基本概便念如下:
 +
 
 +
1.交流(transactions):一個人與其環境所形成的單位不斷會有互換交流發生,進而得以相互模塑,其意簡單解釋人以經由某些手段來改變環境以符合人的需求或期望,而人也可選擇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去符合環境同樣能符合自身的需求及期望,而且其實環境也非百依百順任由人去改變,某些環境是無法去做任何改變的,人只能選擇融入環境無法有自我。
 +
 
 +
2.適應 (adaptdness):指人與環境之間的各種交流均能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意即人需要投注心力去改變環境或順應環境使結果能符合需要及期望,且有時自私的想去改變環境反而無法達到令自身滿意的結果,而是須改變自我的型態抓住環境中的機會也藉此改善環境達到滿足感。
 +
 
 +
3.生活壓力 (1ife stress):為達到生活環境中的需求所產生的過程會給生活帶來壓力,因為有期待所以面對壓力感覺是挑戰也是助力,生活壓力的形成經由外力的形成直接影響人情緒的平衡。
 +
 
 +
4.應對 (coping):人在面臨生活壓力時必須做內在情緒的處理及外在現實狀況的解決,如對應成功則有效控制或消除壓力源,反之則則受影響而造成容易對環境產生敵意。
 +
 
 +
5.定位 (niche):社區(社會)的成員所佔有的位置,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定位,定位的規則未必代表一個人真正的價值或潛力。
 +
 
 +
6.棲身處 (habitat):一個人在文化脈絡下的物質與社會背景,與環境之間的交流若不順利會產生孤立、失去方向感等不良的壓力。
 +
 
 +
7.連結性 (relatedness):人與環境間相互依存,如嬰兒與母親般的的依附,人與週遭的人甚至寵物間發展出支持網絡,維持一個人生理、情緒及社會功能的均衡運作
 +
 
 +
8.環境 (environment):環境包含三要素:物質背景、社會背景和物質與社會背景在文化脈絡下的交錯,生態觀所形容的環境強調時間與空間構造並有助於瞭解生活事件的真實意義。
 +
 
 +
==結論==
 +
*人類行為種類非常多而且又多變化,可藉由控制或者是專業的訓練提升人的適應能力。人對生活壓力常以內在情緒處理和界定問題的情況下解決事情,如果應對失敗個人的情緒、心理、生理或是社會功能都會受到影響,也比較容易感受到環境的敵意。長期間下來會產生孤立、失去方向感、絕望甚至墮落的情緒發生,當生活面臨重大壓力時,我們可以藉由家人、朋友、師長、同事來排解因難。但自身的體認、思想必須能先建立基礎及有意願將因由做分享。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
*楊語芸.張文堯譯(1997).社會環境中的人類行為;台北:五南
 +
*張惠嘉(2004).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台北:高點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馮燕 李淑娟 謝友文 劉秀娟 彭淑華著,(2004).兒童福利;台北:空大
 +
*Fisher,Robert/Karger, H . J(2000).The Handbook of social work direct practice, The Context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in: paula A.M./Charles Garvin, London: sage,  p.5-22
 +
*Friedman B.D(1999).Ecological perspectives cookbook recipes for social worker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
 +
{{Rank2}}

於 2007年11月3日 (六) 08:54 的最新修訂

  • 所謂「生態學」(Ecology)是研究個體與環境之間互相關係的科學。也就是說生態學研究就是掌握環境所形成的結構以及這些環境影響個體會造成什麼現象和傷害,生態學在社會工作環境實踐也是相當重要的。
3 以00:20 2007年一月2日為準,架構有欠完整

生態學的觀點

  • 生態學觀點中強調全方位和人與環境之間的交流關係,在與社會工作主張人與環境並存互補的基本概念相符,尤其是符合人在情境中和當下現實狀況考量的做法。因此把生態觀的社會個案工作典範命名為生活模式。(馮燕.李淑娟.劉秀娟.謝友文著,2004)
  • 在社會工作者了解影響個案主整體所有的因素是重要的。當一個個體有一個問題的時候,發現問題的來源是重要的,問題的來源在個體裡面發生某一件事,因為個體裡面的情形進展的情形會立即影響個體或其成員的一個結果,在家庭中發現問題的來源從個體的價值和社會的結構之間的衝突出現在哪裡個別的生命問題的來源可能是一個所有這些元素的組合或只是他們的其中之一,依社工員意思完全了解如何在環境裡面的個別功能,生態學的環境在社會的工作實施中是重要的。 (Friedman B.D 1999 )

生態學架構

  • 生態學將人類和環境為個自單一卻又相互作用的系統,在這個系統中不斷地互相影響,它著重個人整體性與外在環境之間的交流關係特別強調當下考量實施原則。如:生態圖個體被置於最中間層,而環繞他的是一層層愈來愈大的體系。
  • 微視系統(microsystem):指個體放在核心直接接觸與影響。
  • 居間系統(mesosystem) :指核心之間的互動關係,當兩個或數個核心在價質觀產生衝突,通常會造成個體的適應不良
  • 外部系統(exosystem) :指由個體的團體體制所構成,包括職場、社區組織、家族親戚等,個體居於其中,雖然沒有直接參與但此系統卻間接影響到個體適應。
  • 鉅視系統(macrosystem):是跳脫而含既上述或較廣闊如某一族群社會環境納入(arching)的體系。

生態學理論

  • 生態學的理論和人在情境中由尋求連接個體和社會者成為社會工作實施的因素了。(Fisher Robert, Karger H.J 2000 )
  • 生態觀的思想架構重要的基本概便念如下:

1.交流(transactions):一個人與其環境所形成的單位不斷會有互換交流發生,進而得以相互模塑,其意簡單解釋人以經由某些手段來改變環境以符合人的需求或期望,而人也可選擇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去符合環境同樣能符合自身的需求及期望,而且其實環境也非百依百順任由人去改變,某些環境是無法去做任何改變的,人只能選擇融入環境無法有自我。

2.適應 (adaptdness):指人與環境之間的各種交流均能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意即人需要投注心力去改變環境或順應環境使結果能符合需要及期望,且有時自私的想去改變環境反而無法達到令自身滿意的結果,而是須改變自我的型態抓住環境中的機會也藉此改善環境達到滿足感。

3.生活壓力 (1ife stress):為達到生活環境中的需求所產生的過程會給生活帶來壓力,因為有期待所以面對壓力感覺是挑戰也是助力,生活壓力的形成經由外力的形成直接影響人情緒的平衡。

4.應對 (coping):人在面臨生活壓力時必須做內在情緒的處理及外在現實狀況的解決,如對應成功則有效控制或消除壓力源,反之則則受影響而造成容易對環境產生敵意。

5.定位 (niche):社區(社會)的成員所佔有的位置,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定位,定位的規則未必代表一個人真正的價值或潛力。

6.棲身處 (habitat):一個人在文化脈絡下的物質與社會背景,與環境之間的交流若不順利會產生孤立、失去方向感等不良的壓力。

7.連結性 (relatedness):人與環境間相互依存,如嬰兒與母親般的的依附,人與週遭的人甚至寵物間發展出支持網絡,維持一個人生理、情緒及社會功能的均衡運作

8.環境 (environment):環境包含三要素:物質背景、社會背景和物質與社會背景在文化脈絡下的交錯,生態觀所形容的環境強調時間與空間構造並有助於瞭解生活事件的真實意義。

結論

  • 人類行為種類非常多而且又多變化,可藉由控制或者是專業的訓練提升人的適應能力。人對生活壓力常以內在情緒處理和界定問題的情況下解決事情,如果應對失敗個人的情緒、心理、生理或是社會功能都會受到影響,也比較容易感受到環境的敵意。長期間下來會產生孤立、失去方向感、絕望甚至墮落的情緒發生,當生活面臨重大壓力時,我們可以藉由家人、朋友、師長、同事來排解因難。但自身的體認、思想必須能先建立基礎及有意願將因由做分享。

參考文獻

  • 楊語芸.張文堯譯(1997).社會環境中的人類行為;台北:五南
  • 張惠嘉(2004).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台北:高點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馮燕 李淑娟 謝友文 劉秀娟 彭淑華著,(2004).兒童福利;台北:空大
  • Fisher,Robert/Karger, H . J(2000).The Handbook of social work direct practice, The Context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in: paula A.M./Charles Garvin, London: sage, p.5-22
  • Friedman B.D(1999).Ecological perspectives cookbook recipes for social worker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