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療育——以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為例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早期療育(early intervention)是指,為剛出生零歲到未滿六歲的幼兒,設計並執行一套任何可以促進幼兒發展的活動。這項活動從嬰幼兒的能力與需求,和家庭的能力需求開始評估,提供適當的服務與支持,直到主動監控,然後在評估嬰幼兒的整個過程。(Ramey&Ramey,1998)。

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是已故的輪椅作家劉俠女士(筆名杏林子1942年4月12日-2003年2月8日),因著上帝的呼召及一顆愛身心障礙者的心,捐出多年稿費,和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於1982年12月1日創辦的。伊甸秉持「服務弱勢見證基督推動雙福領人歸主」的理念,提供身心障礙朋友各項社會福利服務,並傳達基督救贖的訊息,落實福利與福音並重的使命。機構服務項目包含:照顧服務,就業服務,職業重建服務,早期療育服務,新移民服務,視障服務,公益事業發展服務,無障礙服務。 (http://www.eden.org.tw/index.php)

3 沒有達到基本要求,同時有抄襲的行為

早療起源

自1920年代初期美國學者開始研究相關發展,其中,引起世人震驚的IQ戰爭即是愛荷華研究中心的Harold Skeels 與 Beth Wellman 之實驗驗研究,其研究成果支持米尼蘇達研究中心的Florence Goodenough 與 John Anderson二位醫生在出版的實驗性兒童研究(Experimental Child Study)一書中提及的智力改善論,並否決了智力定型論(the fixed IQ viewpoint),因此促成世人對早期療育的重視與推展(Hawes, 1997)。以下是Skeels等(1996)的早期療育研究摘要:

  • 實驗組,安置在州立教養院,療育內容包含:有一名智障婦女擔任平時看護;每位幼兒皆有一位專職保母照顧;十歲以上幼兒有生活自理及遊戲技能訓練。時驗前幼兒智力變化為IQ範圍=35~89,平均IQ < 64.3,IQ中數=65,且皆較對照組低。實驗18個月後,平均IQ上升27.5,九名IQ正常。繼續追蹤調查發現,成人期平均教育水準:高中畢業,四人大學畢業,十一人已婚。
  • 對照組,安置在原孤兒院,療育內容包含:無專人看護教養;少學習刺激。實驗前幼兒智力變化為IQ範圍=91~103,IQ平均=86.7,IQ中數=90,平均皆較實驗組高。實驗18個月後,平均IQ下降26.2。繼續追蹤調查發現,成人期平均教育水準:小學三年級,六人屬非技術性工人,一人早逝,四人留院。

(早期療育,P1-3)

理論基礎

早期療育的基礎以早期經驗驅動認知神經發展論(Shore,1997),生物社會發展脈絡論(Ramey&Ramey,1998),及心理社會發展初期機制(Ramey&Ramey,1992)為主。Ramey等(1992)強調人類具有潛在的心理社會發展初期機制,此六機制為:

  • 鼓勵個體發掘發展機會
  • 監控基本的認知與社會技能
  • 讚賞新的技能
  • 演練與擴充新技能
  • 避免影響發展的不當懲罰或無理處置
  • 語言與象徵性溝通的刺激

(早期療育,P1-8)

早療的對象

早期療育的實施對象是所有可能為因為生物或心理社會危險因素,或嬰兒期有明顯發展遲緩障礙等情形下未滿六足歲的嬰幼兒。對於這些處於發展遲緩或障礙的嬰幼兒提供優質的家庭服務,是一種整合醫療,特教,福利及家庭所有相關社會資源之服務。Ramey&Ramey(1998)建議必須符合以下六個原則:

  • 掌握發展時機原則
  • 密集式療育原則
  • 直接提供學習經驗原則
  • 療育計畫服務多元與彈性原則
  • 因應個別差異的療效原則
  • 生態環境考量的長期持續性的療效原則

(早期療育,P1-7)

理念與特色

早期療育的理念與特色有以下十點:

  • 未來的自立更生是療育的最終目標
  • 注重個別差異的療育
  • 只要是有長期或短暫性早期療育需要的嬰幼兒皆是療於對象的教而無類精神
  • 因材施教的實踐,提供個別化教育計畫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al Program, IEP) 及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 (Indivedualized Family Service Plan,IFSP)
  • 融合教育的實施
  • 因應嬰幼兒的學習困難或障礙之特殊教學策略之應用
  • 便利學習與適應的現代尖端科技之應用
  • 家長參與及家長增能
  • 社會資源的應用

(早期療育,P1-7)

療育模式

以幼兒接受早期療育的地點,分別有中心本位模式(center-based model),幼兒園本位模式(school-based model),醫院本位模式(hospital-based model),家庭本位模式(home-based model),以及混合模式等五項。

中心本位模式

中心指的是早期療育中心,特殊學校或是特殊班級之類的。台灣的中心本位模式又可分為日間托育及時段療育兩類。接受日間托育的幼兒,每天早上進入中心,保育人員執行托育及教育,以時間長短分為全日及半日。日間托育已重度障礙幼兒為多數,師生比約為1:4或1:5,日托最大優勢是提供跨專業的服務內容,早療中心具通報,個案管理與托育三效合一。接受時段療育的幼兒以輕,中度障礙為居多,主要型態以幼兒園為主。

幼兒園本位模式

幼兒園包含幼稚園及托兒所,幼兒園本位模式的優勢,在於融合教育情境,提供特殊幼兒與普通同儕互動機會,可藉觀察與模仿,學習符合年齡的發展行為(許碧勳,2001;蔡昆瀛,2002;Guranlinick,1990;Holahan&Costenbader,2000)。此與中心本位模式相似在於:幼兒皆在學齡前進入托育機構,不論是全日或半日,幼兒可藉由安排的活動,廣泛接受多元刺激。

醫院本位模式

對於身體極度病弱的幼兒,無法置中心或幼兒園就學者,需要長期住院之幼兒,較適合醫院本位模式,

家庭本位模式

家庭本位模式定義為"將服務送到家的模式"(王玠,1991),也稱為"到宅服務"或"在宅服務"。年齡太小,居住偏遠地區及肢體重度殘障較適合接受家庭本位模式。家庭本位模式最大優點,是注重家長的參與,學習是在最自然的情境中發生,輔導員進行一對一教學,家長經過教導後可處理幼兒行為問題,省卻往返時間以及可多和其家人接觸(Odem&Karnes,1998),但也有幾項限制:服務成本高,幼兒缺乏外界刺激,家長若未參予成效將減低。(官育文,2002)

混合模式

依幼兒的的發展及學習需求,將上述兩項或兩項以上的模式混合,即為混合模式。較常見的是幼兒園本位模式和時段療育混合。 (早期療育,3-2~3-7)


訪談大綱

  • 請問早期療育的兒童,通常尋求什麼樣的幫助?
  • 早期療育需要費用嗎?通常是多少?會因為兒童的疾病不同而費用也不同嗎?
  • 怎麼發現早期療育的孩子?
  • 早期療育的孩子,如果不配合治療,那該如何幫助他?
  • 早期療育而不是早期療愈,孩童是否不會痊癒,只是教育?
  • 隨著服務對象的不同,資源分配有何不同?
  • 執行早期療育的地點是在家裡嗎?或是機構中?或是有專業教室?
  • 早期療育的資源,是從哪些社會團體中得來的?
  • 早期療育是一對一的嗎?
  • 早期療育是由誰執行?治療師?特教員?社工員?
  • 接受早期療育的兒童,其家庭需要一同治療嗎?通常需要哪些方面的協助?

參考文獻

  • http://www.eden.org.tw/index.php
  • 早期療育。華騰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 林美瑗(2006)。早期療育社會工作實務--通報轉介暨個案管理。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協會。
  • Jack P.SHONKOFF,Samuel J.Meisels(2004)。早期療育手冊。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張秀玉(2003)。早期療育社會工作。揚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