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養家庭——以台中市為例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於 2007年5月20日 (日) 15:33 由 123.240.191.32 (對話) 所做的修訂 (文獻)

前往: 導覽搜尋

家庭寄養服務就是當一個家庭發生重大變故,兒童或少年無法得到妥善的照顧,身心發展受到阻礙,或兒童或少年受虐待、遺棄等情形,而將兒童或少年暫時帶離親生家庭,寄住到有愛心、合適的家庭中,給予個別的照顧與教養,待其親生家庭問題改善或恢復家庭功能時,讓兒童及少年能重返家庭。


如何成為寄養家庭

寄養家庭的調適與抒壓

如何協助寄養兒童接納寄養家庭

對於初次到陌生家庭的寄養兒童,可能會發生下列反應:(引自-周震歐 民80年P.334)

  • 被拒絕的感覺:所寄養的兒童可能會想「是不是我的父母不要我了?」這種感覺可能會引發兒童對自己的無價值感。
  • 罪惡感:所寄養的兒童可能會想「是不是我太壞了,所以他們不要我了?」這種想法可能使兒童認為自己是讓家庭破碎的禍首。
  • 敵意:兒童可能因此而詛咒父母,更加深罪惡感。
  • 恐懼:對未來感到害怕,不知道將會到什麼樣的家庭,擔憂寄養家庭的成員是否會喜歡他。
  • 羞愧:認為自己的父母沒有能力照顧她,而感到羞愧。

Bowlby(1951)建議採用親子聯合會談(joint interview),幫助親子雙方了解整個事實,一方面可以去兒童對機構的誤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兒童對現況的了解。(引自-周震歐 民80年P.334)在會談過程中,社工人員因鼓勵兒童分享他的感受,以及對安置生活上的適應度。

寄養兒童在寄養家庭中的適應可分為三個時期:(引自-周震歐 民80年P.334~P335)

1. 轉移期: 在這段期間內,兒童雖然身在寄養家庭,但他的內心仍然留在原生家庭中。而寄養兒童必須去調適自己與親身父母與寄養父母兩者間的新關係。由於寄養家庭和原生家庭生活型態上截然不同,學習新的生活型態可能放棄舊的,心理上可能會有衝突產生,不過他們會試著使自己符合寄養兒童的角色。 而這時社工人員應該幫助兒童減輕焦慮,了解並接受兒童對父母矛盾、愛與恨的感覺,並且認可他們對親生父母忠誠感(loyalties)的分割。

2. 蜜月期: 在安置後的早期階段,兒童可能會表現最好的行為,稱之為蜜月期。(引自-周震歐 民80年P.334) 主要是兒童想要測試寄養父母所能接受的行為範圍,同時也想了解,自己是否為寄養家庭所想要的孩子?而我認為人都有「依附」(attachment)的本能性需求,使得人都需要愛。而依附就是與生俱來要跟某一特定對象依附在一起的一種心理需求。

3. 合作期: 兒童在寄養家庭居住一段時間後,寄養父母已能接受他,他很清楚知道他是誰?別人對他的期望?他對別人可以有何期望?最後他便能適當的扮演他在寄養家庭中的角色。

而社工人員在寄養期間內應定期前往寄養家庭訪視,當寄養兒童在生活適應上發生問題時,便能馬上予以協助。

在寄養期間,鼓勵親子間的聯繫,可幫助寄養兒童在寄養家庭中有較好的調適 。而寄養父母和親生父母間有一種互助的關係,也應此他們各自負有不同的責任與義務。

寄養家庭職責和權利

  • 職責
  • 一、提供穩定、溫暖的家庭生活環境。
  • 二、照顧寄養兒童、少年,培養其社會行為適應能力,並輔導其回歸親生家庭。
  • 三、注意寄養兒童少年身體安全、心理發展。
  • 四、配合政府、家扶中心社工員對寄養兒童少年的輔導策略。
  • 五、參與政府及家扶中心所舉辦之各項訓練;研習及相關活動。
  • 六、接受家扶中心社工員定期的訪視、督導與評鑑。

寄養機構之管理

寄養家庭經驗分享(訪談)

1.至今您帶過幾位寄養兒童?他/她們的年紀是幾歲?他/她們的寄養的時間為多久?

2.您成為寄養家庭的時間為多久?是什麼機緣下讓您成為寄養家庭?

3.當您成為寄養家庭前,家人的看法是如何?那他們是贊成,還是反對呢?

4你們是如何做好寄養父母的角色與責任?又是如何心理調適與壓力舒解?

5.那你們是如何和寄養孩子溝通與協助孩子適應新生活?

6.政府每月的補助金,是如何給取的?當寄養兒童遭遇重大疾病時,醫療費用誰支付?

7.那寄養兒童的監護權是屬於誰的?寄養兒童是如何與親身父母聯繫?

8.台中市政府有沒有規定或建議兒童應如何作習?那您又是怎麼安排的?

9.如何處理寄養兒童與寄養家庭之分離情緒?以及如何協助寄養兒童接納收養家庭?

結語

真愛是包容的,它沒有家的界限。真愛是無私的,它不會因為親疏而有分別。讓您和家人的愛,細心保護。貧困、破碎家庭或是受虐的孩子,用真愛為他/她療傷,使他/她們在家的環境中,安全健康重生與成長。

注意錯字

文獻

  • 周震歐主編 兒童福利 民國八十年 臺北市:巨流
  • Carole R. Smith原著 王碧珠譯 收養與寄養:理論與實務 民國八十六年 台北市:巨流